|
本帖最后由 耿介斋 于 2023-8-30 03:50 编辑
2008年08月08日,三个08重叠,多说是一千年一次,少说是一百年一次。 一听说大前门地区重修后,2008年08月08日开放,就立即动了游览兴趣。 门口去前门的的公交车又是808路。巧上加巧。
我对大栅栏有兴趣,主要有三点:
一是八大祥。
我成为八大祥的粉丝,应该归功于与我是本家(同姓)的侯宝林老先生的相声《卖布头》,以前录制的音带效果不好,我反复听了足足三十遍,只听清楚了6个祥“瑞蚨祥、瑞林祥、广盛祥、益和祥、谦祥益、祥义号、”,与传统上说的八大祥是“瑞蚨祥、谦祥益、元祥、瑞生祥、泉祥、瑞林祥、春和祥、祥义号”有很大差别。问了许多人,都没有能把这个疑团解开。我是一个不知道“所以然”就心有块垒的人,心里就疙疙瘩瘩,竟然形成了一股八大祥情结。
在瑞蚨祥门前,你抬眼就可以看见,男人在激动的介绍,女人在认真的听 ,不时传出,“祥”、“大总管”、“瓜皮帽”等字面。看来,八大祥的粉丝还真不少。
对大栅栏有兴趣的原因之二是大栅栏的读音。
我曾经为这个词组的读音,栽过一次。
我告诉别人说,是应该读大(ZHA)栏,北京读成大栅(SHI)栏,《栅》与《栏》在一起,则“栅,编竖木也,读如 炸。――《说文》《栅》也音SHAN,北京读字带儿化音,而且老北京人说话时,最后几个字的读音多含糊不清,以讹传讹,就读成今天的大栅(SHI)栏了。真正上台面的时候,是应该读大ZHA栏的。
争论的对方,在识字方面,本来没有资格和我抬杠的。没有想到,我竟然输给了他。 字典上真的有第三个音,栅 shi 〔大~栏〕方言,中国北京市前门外一条热闹街市名。
我很感慨,大家,这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哦! 大家怎么都是对的。大家都读错了,按约众俗成,仍然是对的。
对大栅栏有兴趣的原因之三是那里的商品。
在短缺经济的年代,在那里,常常可以买到人造棉、硫化碱(一种把自己织的布染成毛蓝色的染料)等这些让乡下女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我有多次在这里买到很好看的人造棉的经历,回家很得到长辈与邻居们的称赞。所以,总愿意到这里,回顾品味大栅栏曾经让自己拥有的光环。大概,这就是七情六欲里的美言欲吧。其中有一次在大栅栏里如愿地买到了硫化碱,心里高兴,就奢侈地点了一个香肠,一杯啤酒。那个感觉,好像左宗棠以举人学历当上了封疆大员。
那时候对大北照相馆的印象就是两个字,神秘。穷到骨头里的黑娃敢倾尽钱包照一张相片。自己连三分钱也无权支配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会照相馆消费一番。今天已经完全不觉得照相有什么神秘,当然也不打算进去照相。 那么,就去吃全聚德吧。好家伙,从全聚德出来的人群,那个多,那个挤,不知道用什么可以比喻。我突发奇想,用四川地震时山体滑坡下来的泥石流,倒有点像。不过,这个伤口太疼了,还是不比喻了吧。
正在兴头上,忽然,累的感觉一下子来了,好像脚上的几根筋都是疼的。看看手机上的时间,再过十多分钟,就是夜里十一点了。从下午五点多出来,到十一点,小6个钟。按照那个时候的说法,是从申时到亥时,三个时辰了。挤挤撞撞,6个小时哦。心再有兴致,奈体力何!
到家后,不吃,不喝,不洗,就睡了。醒来,竟然又有了如下的顺口溜。
其一:
三个零八今日临,八零八路奔前门。
小夫妻羡手拉手,大栅栏看人挤人。
北相馆南留影队。瑞蚨祥外粉祥群,
人从思古生坚介,莫笑痴愚遗老心?
其二:
旧大前门焕崭新,新前门现旧时痕。
店标重显九重贵,街面频流七彩云。
全聚德中无座位,大栅栏内满行人。
瞬间申酉到戌亥,始觉累疼脚后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