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0|回复: 5

古代人

[复制链接]

1811

主题

5万

回帖

14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理论、诗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979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0-12 1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学者认为这是感伤时事的“闵周诗”,正解。现代马列学派认为这是当时劳动人民抱怨和控诉统治阶级的沉重剥削与压迫反而离谱荒谬。

徭役、军役,早在氏族时代就已经初成体系,在周朝根本不是新鲜事情。作者说的我生之初和我生之后是有特指的,“无位、无造、无庸”其实是比较的概念。
  准确来说,诗人是在回顾童年时代自己无忧无虑、父辈承担的赋税徭役负担很轻的生活,感慨国家迁播、百姓蒙难的新时代。
  西周时期,宗周地区的老百姓虽然也要承担政府排发的各种劳务和经济负担,但除了特殊情况或特殊时期(比如周历王姬胡的倒行逆施),国民负担并不沉重。实际上由于周王是天下宗主,周王室受其祖先的朴素人本主义思想影响,对国族即周人全体实施了相对优惠的政策,甚至连普通周族百姓也能分享到若干天下供养西周中央政府的好处,算是周代的“八旗福利”吧。
  迁徙到洛阳后情况剧变。诸侯多轻视王室、不再定期按制度进贡了,东周本身控制的领地又有限,财政上与西周不可同日而语。要保证大批贵族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就要对从前的自己人下手。其次雒邑虽然有现成的王宫、部分公共建筑和私人宅第,但是肯定不够大批东来的周人贵族和百姓分配,所以需要动员征发族人修建营造新的房屋住宅。再有诸侯不仅是轻视王室,有些胆大的还和周室争夺利益、发生冲突,于是东周的军役也比西周为多还必须自己消化(西周征伐边疆和偏远地区多就近调发地方诸侯的军队,王师出征也有大队诸侯军扈从参战)。
  所以东迁成周对王室和周族百姓都是个分水岭,诗中所指的天灾人事频繁,徭役、造作、军役屡兴就是说的这种新情况。他是在回顾从前族人的舒服日子,抱怨当前残酷又无法接受的现实,巴不得睡着了根本不想、不搭理这些烦心的事情。
  这首诗创作的年代应该是在春秋早期,作者本人倒未必亲历了周族东迁之役,也可能是听长辈说到过从前的情况才有感而发。
  有学者以为作者用狡猾的兔子比喻小人,无辜的锦鸡象征君子,说诗义在讲述君子无辜蒙难、遭受迫害,也可以说通。但是显然不如理解成迁都沉沦后周人的抱怨更合适。
  关于“庸”过去笼统解释为徭役或劳役,也太模糊。雇佣劳动关系可以确定在商朝就已经出现,古代“庸”、“佣”是同字异型,替别人打工谋生的“庸人”(即“佣人”或“佣工”)周代也存在。诗中的庸应该指的是这回事情,可以理解成部分周族人从前不需给人打工,现在为养家糊口不得不为之。

1832

主题

8万

回帖

2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407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0-14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祝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2

主题

8万

回帖

26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国辞赋区总版主兼诗台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6407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0-14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祝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1: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