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无邪漫谈之四十三:有关AI诗
有关AI诗讨论,应该不属诗词理论,但又并非于诗词理论无干。在AI走进诗影响诗的现在,这个话题无疑有些意思,而此后,它或许会走进诗词理论。
AI诗是不是诗?
我说:当然是诗。
是在于,形式是,语言是,表达是,音乐是。
更在于,内容情感是,它是人的且是中国人的内容和情感。
AI是计算机类,属于科学。科学搞出的文学是文学吗?其智能出的旧体诗词是诗词吗?我说当然毋庸置疑!
因为,尽管是智能,但其是人工智能,而非其他动物的智能。
而AI旧体,从本质上说,其是中国现代人的旧体智能表现。它的诗,是旧人和新人的合作,其完成的旧体,不是日俳,不是西洋十四行。是中国人以旧体对现代生活的歌唱,是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审美,中国人的情感,中国人的表达,中国人的吟哦,中国人的韵味······
还可以从诗的学习、感觉、积累过程来旁证。
人写诗无论新诗旧体,无论天才平庸。都是在阅览各朝代、各时期、各个诗人的诗作品的基础上,才会写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强调的是多看,在广泛阅读的潜移默化中,熟悉、积累诗的意境、情感、形式、表达(句子、语言)等等,久而久之积累多了,便知道了诗的特征。
如果爱好或立志创作,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诗的有关作法,具体如构思、立意、格律、句式、语言、风格等等,这就可以写作了。
人的这个过程,会因为智商情商即接受能力、领悟能力还有创造能力以及生活经历、知识占有等因素,影响其掌握写作本领的进程呈快慢高低。
而人工智能,它的储存占有之博大丰富和了解组成的多面迅捷,就决定了,其写作能力要比所有的人来的快得多,要比绝大多数的人好得多。它是速成班,天才班。其是快手,也是好手,是行家里手
有说AI诗是“拼凑”。
其实写作在人之手上,说不好听的或者实际上,都是一种拼凑,或者说叫组合,雅言称谓创作——都是在为了一个意境一个氛围一个主题或一个标题,依循格律,捕捉形象,寻找词语,完成表达。不同在于,你的完成是否完整完美,是否有诗意诗境,是否形象哲理,是否合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这“拼凑”,在其他文学样式上也毫无例外,小说、戏剧、影视剧等等,都是在为完成某个题材、点化主题、塑造人物、设计情节、经营矛盾、匹配人物、性格语言等等上去设计、安装、编排——这就是创作——世间没有任何一部作品,是现现成成、完完整整、精精美美的躺在那里或从天上掉下来由你来接着的。你的“拼凑”、你的合成、你的编剧有生活、有高度,合逻辑、无瑕疵,诗句优美,剧情跌宕,自然顺畅,天衣无缝,富有新意,自然就是好作品。
网上一些旧体颇不成型,老干体口号枯干者有之,掉书袋佶屈聱牙者有之,强说愁不伦不类者有之······诗意不逮,没有生气,难能卒读;一些抗战神剧神兵天降、光怪陆离,荒诞不经,让人莞尔······之所以失败,就出在构思与生活脱节,占有有限又找不到时代表达,人物情节拼凑逻辑出现问题,艺术与生活没有高度统一。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经历有限,阅读有限,储存有限,词语有限,方法有限,文笔有限,自然就远远比不了占有广博、材料充分,思维缜密、组合神速的AI写家。
网上诗词,应该有十之八九的爱好者和省市诗词会员以及中华诗词会员,会完败于ai组诗。而AI的纯粹品质,尤其不会有辱斯文弄出粗鄙骂诗更不会邪恶通行细节下半身!
现实中,只有一部分或者说极少数成熟的个性的天才的诗人,能胜出AI诗人。
如果说问题,AI 与人写作的最大区别,在于不是体验而是模仿,不是情动于中而是数据分析组合,少有个性而是二手拼装。
AI写作,在未来给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可能性,拓宽了诗歌的表达边界,也为诗歌批评注入了新的方法论。同时,它对人类诗歌写作,也构成了一种挑战。
2025-02-22上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