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天子
在那个文化繁荣、诗风鼎盛的盛唐时代,南京的一隅,有一处名为“琉璃堂”的雅致之地,它不仅是文人墨客相聚吟咏的殿堂,更是王昌龄才华绽放的舞台。 王昌龄以其深邃的情感、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诗艺,在琉璃堂内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他的诗,既有边塞的雄浑壮阔,如《从军行》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与决心;又有宫怨的细腻哀婉,如《长信秋词》中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道尽了宫中女子的孤寂与哀愁。 晚唐时期,一本名为《琉璃堂墨客图》的说诗杂著悄然问世,书中不仅记录了琉璃堂内众多文人的风采,更将王昌龄尊称为“诗天子”。这一称号,不仅是对王昌龄诗歌成就的极高赞誉,更是对他在诗坛地位的肯定。 南宋诗人刘克庄,在《后村诗话新集》中感慨道:“唐人《琉璃堂图》以昌龄为天子,其尊之如此。”这简短的话语,透露出后世文人对王昌龄诗歌艺术的高度认可和无限敬仰。 时光流转至清代,宋荦在《漫堂说诗》中,再次提及王昌龄的“诗天子”之称,并将其与诗仙李白并论,称“太白、龙标,绝伦逸群,龙标更有‘诗天子’之号”。 就这样,王昌龄以“诗天子”的美誉,穿越千年时光,成为后世无数诗人心中的灯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