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郑长林

[古风] 郑长林雁失群诗并摄影 春到中原(还在修改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赤石/李红玉 于 2016-2-10 22:54 编辑
郑版:这样可以吗?仅供参考哈。

春到湖区丝柳绿,风吹水面银波起。
忽闻坝上踏歌声,方晓中原寒冷去。

点评

谢谢版主,以下为墨舞红尘版主一尘先生改诗,不知诗友如何看法??? 春到库区萌草绿,风吹湖面笑纹泠。 忽闻坝上踏歌唱,方晓中原正绽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1 17: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7

主题

1152

回帖

51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182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郑长林 于 2016-2-11 17:12 编辑
赤石/李红玉 发表于 2016-2-10 22:49
春到湖区丝柳绿,风吹水面银波起。
忽闻坝上踏歌声,方晓中原寒冷去。 ...

谢谢版主。以下为墨舞红尘版主一尘先生改诗(他是按平仄推出来的)并且还加了编辑推荐,不知诗友如何看法???

春到库区萌草绿,风吹湖面笑纹泠。

忽闻坝上踏歌唱,方晓中原正绽葱。

点评

春到湖区丝柳绿,风吹水面银波起。 忽闻坝上踏歌声,方晓中原寒冷去。 我改的这个是依照您的仄韵调整了几个字,使其合律。也是尊重您的愿意。平水韵的诗好写,仄韵要考究些,读起明快上口,且没有生别字好懂。写诗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2 01:32
春到库区萌草绿,风吹湖面笑纹泠。 忽闻坝上踏歌唱,方晓中原正绽葱。 您原来的是押仄韵,有几处不合律。一般押仄韵的诗合律,寓意深长,读起来很上口,就更美了。经他这么一改,押的就是平声韵,而且合律了当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2 0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2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郑长林 发表于 2016-2-11 17:05
谢谢版主。以下为墨舞红尘版主一尘先生改诗(他是按平仄推出来的)并且还加了编辑推荐,不知诗友如何看法 ...

春到库区萌草绿,风吹湖面笑纹泠。
忽闻坝上踏歌唱,方晓中原正绽葱。

您原来的是押仄韵,有几处不合律。一般押仄韵的诗合律,寓意深长,读起来很上口,就更美了。经他这么一改,押的就是平声韵,而且合律了当然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2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郑长林 发表于 2016-2-11 17:05
谢谢版主。以下为墨舞红尘版主一尘先生改诗(他是按平仄推出来的)并且还加了编辑推荐,不知诗友如何看法 ...

春到湖区丝柳绿,风吹水面银波起。
忽闻坝上踏歌声,方晓中原寒冷去。
我改的这个是依照您的仄韵调整了几个字,使其合律。也是尊重您的愿意。平水韵的诗好写,仄韵要考究些,读起明快上口,且没有生别字好懂。写诗尽量少用生别字,你看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多么通俗易懂。特别是李白的诗儿童都能听懂。这就是水平。

点评

先生说得有一定的道理。 但,诗词用语要讲形象。“穿”“笑'字是口语,不光不生涩,而且有很强的形象性。 下面是律诗绝句版首席版主傲岸泉石和我的互动,录予后,共参考: 傲岸泉石:起承很形象,转结之间缺乏有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2 1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7

主题

1152

回帖

51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182
 楼主| 发表于 2016-2-12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郑长林 于 2016-2-12 16:04 编辑
赤石/李红玉 发表于 2016-2-12 01:32
春到湖区丝柳绿,风吹水面银波起。
忽闻坝上踏歌声,方晓中原寒冷去。
我改的这个是依照您的仄韵调整了几 ...

先生说得有一定的道理。
但,诗词用语要讲形象性。“穿”“笑'字是口语,不光不生涩,而且有很强的形象性。

下面是律诗绝句版首席版主傲岸泉石和我的互动,录予后,共参考:

傲岸泉石:起承很形象,转结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坝上踏歌声与中原冬逝去没有直接关联。

郑长林 发表于 2016-2-8 10:12
谢谢泉石先生不吝指点,已做修改!!!

傲岸泉石:绝句的转折理应如此,改后好了许多。

本帖最后由 郑长林 于 2016-2-8 12:13
再谢泉石先生!
真知音,莫过泉石先生!!!
新年快乐!!!遗憾的是两个“春”字,感觉不太理想,慢慢再作修改!!!

傲岸泉石:先生从谏如流,令人尊重。

点评

诗友郑版说得好,“忽闻坝上踏歌声,”是您的原创上就有的,也就是说:根据您的创作,在当时的确有人群在唱歌,因为冬天刚过去,春天已经来临,人们都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沐浴阳光,心情高兴,就自然地唱起了歌,这是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2 23: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2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郑长林 发表于 2016-2-12 15:18
先生说得有一定的道理。
但,诗词用语要讲形象性。“穿”“笑'字是口语,不光不生涩,而且有很强的形象性 ...

诗友郑版说得好,“忽闻坝上踏歌声,”是您的原创上就有的,也就是说:根据您的创作,在当时的确有人群在唱歌,因为冬天刚过去,春天已经来临,人们都喜欢到大自然中去沐浴阳光,心情高兴,就自然地唱起了歌,这是很正常的,再根据您提供的图片,那几个小孩的确在唱歌,形体也很欢快,衣着不是很多了,第三句转折用得好,就是这第三句,才引出了您的结句大悟。

点评

对李版主不厌其烦的指导,再次表示深深的谢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13 12: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7

主题

1152

回帖

51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182
 楼主| 发表于 2016-2-13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赤石/李红玉 发表于 2016-2-12 23:11
诗友郑版说得好,“忽闻坝上踏歌声,”是您的原创上就有的,也就是说:根据您的创作,在当时的确有人群在 ...

对李版主:share::share::share:不厌其烦的指导,再次表示深深的谢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2 21: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