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刘挚仙

【仙人文集】情缘 三词故事(短小说)

[复制链接]

106

主题

339

回帖

20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5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糟糕,电脑突然坏了,可能是硬件的问题,很多东西都在里面的,不知道能不能修好,一旦没能修好,不知道资料能不能拿出来?

106

主题

339

回帖

20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5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宴会席上的时候,老爷当着众乡绅的面,宣告了少爷不日就将起程奔赴京师参加御考之后,夫人就开始测算着怎么让儿子去千里之外的京师考试的事,算着还有近半年的时间的,算着某时需从家里出发,一路将走多久的时间,到了京师时候将是什么气候,在京师时将需穿着什么样的衣裳等等很多杂碎的事件,都一一考虑了,因夫人在她公公还是翰林院大学仕时,就嫁入了刘府,后来随夫君跟着公公离开京师来到了公公的老家来定居的,所以这一路将怎么走,走多长时间,京师何时是什么气候,需穿着什么样的衣裳等等都一一知道的。而老爷这段时间里,因忙于生意,况且家中有这位贤内助在主持着家里的事,也就没操什么心思了。
志高因过不久就将奔赴京师参加京考的,也只好静下心来,多读读书,当然了,也每天都抽空去照料一下一直都照料着的那棵亲手栽种的凤梅树,当然了,凤梅树在志高的一心照料下,也一直茁壮的成长着,都长成了有数十尺高的大树了,根深蒂固的了。
眼看着,再过十日,就即将起程的了,此时,志高才想起了,自己一直亲手照料着的这棵凤梅树,自己这一次赴京赶考,这一去就将会是半年八个月的,如果一旦考取了御考的话,就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家来了,如当年公公一样,当年一赴京一考,考取了头名状元,就留京师,三十余载没离开京师,到了年已近五十岁时候,才有两次奉旨出巡,但却并非老家的这省郡地方,直至年已六十时,才告老回乡,这一去就是四十余年的。
志高想到这,一顿依依不舍的情怀由然而生,因此,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就都这凤梅树下,依依不舍的坐在树下的,心里默默的象过去的时候一样,在过去,每当自己有什么心思的,或者是遇到什么不愉快的,都都来到这棵下,对着这树有时是默默的、有时是对着这树倾诉着自己的心声。
日子越来越近了,志高就越是依依不舍的,就每天夜里,月亮升起的时候,就来到树下,一来也因,白天的这里是族里的书孰,有一群比自己小多了的孩子在这里读书,夜来时,才是清静的时光的,眼看着过几天,就将出发了,一直随自已身边的书童有两个,一个是账房张先生的儿子,一个是赵管家的儿子,因赵管家膝下就这儿子一人,不便远离父母膝下,而账房先生膝下有两儿三女的,老爷和夫人安排好了,就打算由张账房先生的次儿,叫张远的,随志高一起赴京师赶考。这天,月亮才刚刚露出了一张明亮的圆脸的时候,志高就叫了管家和他儿子赵翰,一起来到了凤梅树下,将自己一直以来照看着这棵凤梅树和自己的心声对赵家父子说了,并将自已因这次将出远门,对这棵树的不放心的心事都说了,最后就对这赵家父子深深的一鞠恭,拜托赵家父子一定要替志高悉心的照料着棵树,赵家父子见少爷这么隆重的厚托,也一惊,忙回鞠恭说道:“少爷您放心,我父子一定不负少爷重托,一定悉心照料这棵树。”志高嘱托完了这事后,心里才稍稍安下心来了。
老爷见儿子赴京时日已近了,这天,就将自己平时里乘骑的一匹白马牵回了府邸,吩咐着,这匹正当壮年的白马,就给儿子赴京赶考时一路可以驮着些随行物品之用。管家找来了两只箩框用麻绳梆在一块儿,框里就装了些路上需用的物品衣物等等,一切都准备齐备了。
这天,夫人将儿子叫到了跟前,左看看儿子,右看看儿子的,一阵子看得儿子怪不自在的就问道:“娘,今天是怎么回事了?”夫人见儿子这么问了,才回过神来似的,用手抹了抹自己眼睛里荡溢着的泪花,笑着说道:“儿子,没事,没事。”志高见母亲这么说了,接过话来说道:“娘即是没事,可怎么老看着我呀?”夫人见儿子问了,就回道:“娘是想起儿子就要奔赴千里之外去赴京考了,儿子长大了,可是你长这么大,还从没离开娘身边这么长时间的,娘就想再多看看我儿。”志高回道:“娘,这么不放心,那我不去参加京考就是了。”夫人见儿子这么说了,忙回道:“那可不成,族里的众族亲和乡里的众人都知道我儿就将去参加京考了,怎可以临时变卦呢?这可叫你爹娘今后怎在乡里呆呀?再者,省府郡守也已将名字呈报京师去了,你如果没有很特殊的理由推脱,那可就是犯了欺君之罪的呀!”志高听了娘的这番话,笑着说道:“娘,我这不是故意说的吗?只是见娘这么不放心才说的呀。”夫人听了说道:“儿子,这一路上定要好生注意保养好身体,记住,夜宿早行,这一路去,可有好几处是叫癖静少人之所,到了这几处,我儿定要与众人随同而行,万万不可造次。”志高回道:“娘,这儿子也不怕,这几年来,爹不是给儿子请来过几个武师,虽不算顶级高手,但也教了儿子和张远一些许本事,由其是张远人高马大,本事比儿子差不多,可是力量可是比儿子大多了。我们两联手,还怕些宵小歹徒吗?”夫人见说了,回道:“儿子,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儿又不是什么武道高手,张远也不算是,你们联手对付些低劣之徒还过得去,可一旦遇到真正的高手,就怕不是对手了。”···母子说了不少话,真是:儿行千里母依依。最后,夫人说道:“娘的这番话,望儿一定紧记在心为是!”志高听了回道:“娘。儿子紧记在心了,娘你就放心吧!”
志高拜退了母亲后,就起身离开了母亲的后堂,来到了中厅,见到了张管家,就说道:“志高所托张管家,还请管家一定记在心里,志高这里再次拜托了。”说这又是一个鞠恭拜了下去,张管家见了,慌忙也回了个鞠恭说道:“少爷,就尽管放心,老奴一定不敢慌废了少爷的委托。”
当天晚饭时,老爷早早的就回到家中,在中庭里摆下了酒宴,请来了乡里的族长及几位乡绅,和儿子一块儿招待了乡里的族长和乡绅,众人刚刚在酒席前落了座,老爷就对管家说道:“管家,去将张远也叫来一块儿吃了这顿饭,毕竟,明日就要陪小儿一块长途跋涉,千里迢迢,应该如同自家儿子一般看待。”管家初期听了本还想告诉老爷,这主仆有别的,但后来听了老爷的话说,也自无话可说了就回道:“是,老爷,老奴这就去叫张远来。”说完就转身离去,众族长乡绅听了这主仆的对话,纷纷点头称赞这老爷的这做法。

106

主题

339

回帖

20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5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次日一早,志高和张远早早的就起床了,吃过早饭后,见府邸外,已经聚了不少乡绅亲友的,老爷和夫人带着府里的家丁都齐集在中庭里,都来送少爷出门赴京师赶考,夫人依依不舍的牵着少爷,左看看右看看,反反复复的叮嘱着···
辰时到了,张远牵着驮着两只箩框,落框里满满的装着物品的白马,先走出了府邸,少爷则一一的与众人拜别着,夫人引这家丁和奴婢送到了府邸的大门口处,就拜别了,老爷则与众乡绅将少爷送到了村口处,少爷来到了村口时,转过身来,朝老爷跪了下去,叩了三个头,站起来后又朝众乡绅鞠了三个恭,就迈开大步追赶已经走在前头的张远去了。
一路走走停停,日行夜宿,三个月过去了,总算到了京师,一路上也遇到了几个宵小之徒,两兄弟都拔出了挂在马匹上的宝剑,少爷护着马匹,张远不敢走远的,迎了上去,虽没伤了宵小之辈,尽将其驱赶走了就是了。总算没出什么事来。这时,距京师御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少爷和张远就找了客栈住了下来,少爷就拿起带来的书本,温习了起来,张远每日除了上街市买些食物回来后就安排起两人的吃,余下的时间,就在客栈的后院庭院里,练起了拳脚。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到了京考了,少爷早早就到了考场,一个半时辰过去了,少爷终于走出了考场,这期间,张远一直就呆着考场外等着少爷,两人见面,张远就问:“少爷,感觉还好吧?”少爷回了道:“应该还可以吧。”
十天过去了,到了看版的时间了,两人早早的就到了沾版处,在数百考生中的前十人里,看到了少爷的名字了,写着:第三名:刘志高,字仙子。仙子的字,是因夫人在临盆时的一个夜里,梦到了一个仙童在后院里戏耍,见了夫人,就一俯身,钻进了夫人的肚里去了,因而,就将出生的儿子的小名叫仙子,后来就成了字。,三天后,前十名考生,在辰时时分,在监考官的带领下,来到了金銮殿左则一间考间里,再次在皇帝的前监下,有考了一试,一个时辰过去了,考官将十个考子陆续交上来的考卷递给皇上亲阅,又半个时辰过去了,考官将等在殿外的考子带上了金銮殿,在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后,都跪着听后,皇上亲点,刘志高得了皇上亲点的第三名榜眼,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探花,这前三名都是留京师为官的,其余七名也算是榜上有名,但都各回个郡去。
刘志高,在金銮殿上被皇上亲点了第三名后,就当殿换上了官服了,接着,状元游街,官家浩浩荡荡的彩旗,三头高头大马依次排列,在长安大街上巡游,两则,观看新中状元的京师百姓,满满的挤在这条长安大街上的两则···
京师的报马,派出了三匹八百里快马,分头朝着三中考考生的住址,一路狂奔而去,一路上,在几处驿站,换了马匹,换马人不歇的,到了刘志高所住的乡的村口时,飞报官高声喊着:“飞报喜信,飞报喜信。”
乡里众人自少爷赴京以后,算着时日,看着时间以到了,就一直在等着这飞报喜信的,这时远远的听到了快马飞奔的声音和一路高喊着的,都纷纷涌到了村口处,快马在众人的引路下,来到了刘府门前下了马,刘老爷引着众家人都来接了快报,管家奉老爷的命,奉上了彩银递给了飞报,飞报连吃饭都不吃,只拿了些点心和彩银,有飞身上马,奔其他地方去了,老爷当天就命家丁,大开酒席,宴请众乡绅族长,大派利市,凡乡里前来祝贺的,无论老幼,都有利市。
少爷在京师前三甲游过街后,当天下午,就备了些礼数,来到了当朝太师府,拜上贴子,在管家的引路下,拜见了当朝太师,一会儿后,离开了太师府,又上了当朝宰相府,拜上了贴子,在管家的引路下,进到了中堂,见当朝宰相在中堂正中坐着,随鞠了鞠恭,口中说道:“相爷大人在上,新晋三甲榜眼拜见相爷大人。”相爷一见这榜眼是少年英才,长得又是英姿气概,知书达理,心里自是高兴的,就命:“新晋才子免礼,赐座。”
其实,自京考的时候,这位相爷就知道,这批考子里这个刘氏考生气宇不凡,当天殿考之时,相爷也在场,见皇上亲点了前三甲中,就有这位,回到府中,就对夫人说起这个,这时,见前来拜贴,夫人就携小姐在后厢房里偷看,小姐偷看了后,羞答答的就扭头跑回了自己的闺房去了,只有夫人躲在中堂后面的屏封后听着相爷和这位新晋的对话。
相爷和新晋的说了一些话后,这时,屏封后面,转出一个奴婢来,相爷见了,就对刘志高说了声:“稍等一下。”就转身进了后面,不一会儿,相爷出来重新坐下后,就问道:“才人可曾婚配?”志高回道:“回相爷,不才因年龄还小,未有婚约。”相爷听了大喜,说道:“如此甚好,老夫膝下有一女,年已及笈,方才在屏封后面,夫人与小女偷看了新晋样貌,夫人问了小女的意思,小女回‘愿听父母主意’,夫人见新晋也是欣喜,有意招新晋为女婿,不知新晋意下如何?”志高一听,忙跪下拜道:“小婿拜见岳父大人,只是,需等小婿禀报家父家慈,再来安排行聘大礼。”相爷一听,哈哈大笑了起来,这时在屏封后的夫人,见新晋应允了,也转出身来,说道:“小婿既是应允了,先禀报令尊令慈后再行行聘大礼,自是应当。”志高听了,忙拜了岳母大人。当晚,相爷留志高主仆在府里晚宴。
次日一早,张远奉志高命,带着志高的家书,飞奔骑上带来的白马,取道回乡,一路狂奔而去。不一日,回到了乡里,进了府邸,拜见了老爷夫人,递上了家书,老爷就赐了些许银两,要张远先去休息,张远出了中厅,转身来到了书孰处,找到了那棵凤梅树,就依少爷的话,将少爷写给凤梅树的信,念了一遍后,就于树下烧了这封信。信里无过于是说:考上了三甲,被皇上亲点了第三名,来报个喜,这些日子里,一直牵挂着凤梅树,如今当朝相爷有意招为女婿,如今前来禀报老爷夫人,想必不日,就将完婚,但虽是完婚了,还是会常常想念着凤梅树的等等。
信经张远一烧,随转到了凤梅仙女的手中,本来自少爷话别离乡就一直牵挂着的凤梅仙女,接到了这一封信,顿时喜泪汹涌而出,在听到了少爷不日将被当朝相爷招为女婿,心里又不是滋味了起来了,有如打破了五味罐一般,既甜,但又算又涩的···
这凤梅仙子,原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贴身女仆,一年的王母娘娘就要生辰了,玉善皇帝就命文曲星前来给王母娘娘写祝贺寿旦贺辞,文曲星君接旨后不敢怠慢,写好了贺辞,不敢命随身童子送贺辞文本,自己将贺辞给玉帝送来了,玉帝看了后,感觉不错,随命文曲星君带着这贺辞送来给王母娘娘亲看一下,文曲星君就带着文本来到了王母天宫,拜见王母娘娘,天官接过文曲星递上的拜贴后,就引这文曲星来到了中庭院前,就进去禀报王母,此时王母娘娘在随身的几个随婢仙子的相陪下,在后花园里赏花游阅,接了天官禀报,就传旨,在后花园里接见文曲星,此时,在后花园的牡丹亭里,端坐了下来,随身的婢仙子有,牡丹、芙蓉、凤梅、玫瑰四个贴身随婢仙子,分列两侧,在王母身后肃然而立着,这时,天官带着文曲星从庭院中小径来到了亭前,见王母娘娘在亭中正坐着,就要行跪拜之礼,只听王母娘娘说道:“文曲星仙君免礼,亭外赐座。”文曲星仙君听了王母的话,说道:“谢王母娘娘。”天官搬来了座,刚刚坐下,文曲星就说道:“小仙君奉玉皇大帝为王母娘娘寿礼,写来了祝贺辞以告慰天下,今日写成一文,以呈玉皇大帝览阅过,今再奉玉皇大帝之命奉来给王母娘娘亲阅。”王母一听,说道:“如此,天官将祝文接来一看。”文曲星毕恭毕敬的将文本交给了天官,王母接过文本就看了起来了。
此时,文曲星偷偷的瞄了一下王母圣颜,真是慈爱无比,威仪慈祥,身边的四个随婢仙女,个个如花似玉,貌美胜花,这不见还好,一偷眼一看,只见四个随婢仙女中的一个,也正双眼注注这个文气秀身的文曲星仙君,这四目一相会,那位仙女也是随着一脸羞红了起来了,原本就如花似玉的容貌,这一羞红,就更是妙不可言了,这位仙女就是凤梅仙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8-25 07: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