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6-9-25 18:38 编辑
“泛泛而论”的话理虽是这样说。
问题是在传统上,唐宋的诗词是在旧韵(暂用这个新旧的说法吧)的基础上创立了举世的辉煌。
而新声韵,虽说也有可能在将来会超过唐宋的诗词,创立了更大的辉煌,但这是后话。
新声韵诗必须用自己的力量来显示自己的活力,显示自己能在现时代有比唐宋诗词更有活力才能说与旧韵比高低。
其实,新声韵在平仄的分别上,和旧声韵并没有很大的差距,仅是十来个入声派入平声相异而已,其他的派入仄声并无多大的差异。记住这十来个特别的地方,在平仄的分别上是很容易一致的,并非如此艰难。
还有一个差别就是,多数方言读唐诗,是用比标准四声要多的声调来读,也就是容易感到韵味。当时唐诗人,应该是注意或本能地就利用了这个微妙的差别来作诗。但这个差别有多大影响呢?倒是没有调查过,“韵味”这个东西,也似乎难于有具体的东西支持。
“韵味”这个东西,本无所谓有无。喜欢的人多了就是 有“韵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