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州十二咏
诗/窦本年
(一)天门山
对峙双峰如虎踞,江潮扬浪舞长空。
摩崖石刻泼新彩,古树山巅历劲风。
尝赋清泉歌胜景,亦临绝壁近苍穹。
喜闻水上渔歌唱,舟入横江日照红。
(二)香泉
石壁烟浮锁重楼,釜山秀色昔年游。
池痕映玉云遮寺,天际流虹雾起舟。
太子藏书几万卷,诗人寻塔一时愁。
和州自古氤氲气,日暮闻钟念晚秋。
注:史载南朝梁昭明太子在香泉建塔,且藏书数万卷,惜此塔后世毁于战火。
(三)登和州镇淮楼感怀
春风未到古城头,寥落楼荒客独游。
莫道楼头无景致,遥思骚客赋时忧。
幽幽古韵千年诵,滚滚长江万里流。
史载当年明太祖,中原一统聚和州。
(四)登鸡笼山
玉莲独秀寒云外,穿漏斜光小径幽。
一路钟声敲冷翠,几樽石壁挂清流。
登高极目思千古,踏月欢归饮数瓯。
未见前贤归隐处,山流遗韵写春秋。
(五)游陋室感怀
刘郎昔日左迁处,啼断栖乌草木秋。
一代诗豪为刺史,千年敬仰在和州。
勤修水利升平乐,独系黎民生计愁。
纵使长安云蔽日,丹心一片付时忧。
(六)南义半枝梅
歌豪归隐歌清客,逸韵千年逸杜村。
疏影红妆能解语,暗香铮骨自销魂。
古亭相伴称良友,玉蝶争开报素轩。
怒放枝头对冰雪,半枝亦敢傲王孙。
注:南义半支梅为北宋歌豪杜默种于杜村。
(七)过西楚霸王祠感怀
乌江江水恨长流,似诉当年无限愁。
恃武霸王徒抱负,轻儒刘季有韬谋。
悲歌数阙一声叹,青史重瞳百世讴。
吾过祠边心入楚,犹思巨鹿震诸侯。
(八)城南万寿塔
百万青砖成巨塔,千年寂寂楚江边。
山禽月夜惊飞过,岸柳秋风往舞旋。
夕照青衣生墨韵,风吹白水起波涟。
繁华落尽情犹在,历经沧桑自淡然。
(九)桃花坞公园
桃花万朵红云动,杨柳依依和古风。
桥畔馨兰迎嘉友,城池小艇画长虹。
朦胧月色林园上,缥缈诗情话语中。
张籍当年研读处,游人如织慕斯翁。
注:桃花坞为唐诗人张籍读书处。
(十)和城文昌塔
南望横江碧玉流,物华天宝写春秋。
吞霄接汉砖雕在,建塔成祠古籍收。
石刻长存文脉韵,山川笑解郭公忧。
登高一览怀千古,意气方遒报九州。
注:《文昌塔记》载明和州知府郭继芳建文昌塔以防东南水泄,形胜不备。塔旁原有祠,今已不存。
(十一)如方山
峰峦迭宕一如方,雁过云栖意渺茫。
目尽长江流白练,心思巨石卧青琅。
葱葱翠竹声清越,莽莽苍松势激昂。
古迹斑斓横险径,春风几度写华章。
注:如方山为和县第一高山,登顶可见长江,山中古迹甚多,惜尽毁于战火。
(十二)云嵋古银杏*
相顾凝情几百年,盈盈绝俗古风烟。
姿如舞凤时回首,势若虬龙欲入天。
黄叶翩翩金满地,白珠粒粒玉千弦。
云嵋文脉今犹在,银杏亭边士竞妍。
注:和州古银杏有雄雌两株,在现和县二中校园内,即明正德年间云嵋书院所在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