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24|回复: 151

诗用“翻案法”:宋代诗人求异创新的艺胆与胸襟——转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36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19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用“翻案法”:宋代诗人求异创新的艺胆与胸襟

张福勋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36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代诗人在诗的内容和技巧方面,往往为后人提供了十分丰富而又可资借鉴的经验。特别是在诗为“绝胜”的时代,“诗料”、“诗法”几乎已被诗人用尽,正所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后人想超越他们,真是难上加难!或云宋人生唐后,乃宋人的一大不幸,即此理也。但宋人并不甘落后,他们一方面提出“无一字无来处”,从唐诗那里“拿来”许多可用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36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方面,为了不落前人窠臼,又提出“点铁成金”之说,宋代文人往往变唐人诗意而用之,既“夺胎”又“换骨”。于是乎,你的东西也就变成我的东西了。这正是宋人极聪明处,也是宋诗变唐诗,而又有别于唐诗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36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用“翻案法”,便是其中一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36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谢榛《诗家直说》云:“屈原曰:‘众人皆醉我独醒。王绩曰:‘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左思曰:‘功成不受爵,长挥归田庐。’太白曰:‘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王、李二公善于翻案。”(卷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36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知所谓“翻案法”,就是诗人在作诗时,故意沿用前人诗意,但又必求一反前人诗意,而其意又当在情理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36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诗人陈刚中《阳关词》沿用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意,但却一反王诗“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为“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顿使境界高出一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36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诗人甚至连词语亦能作翻案文章:王维诗前两句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意境惨淡,情愫抑郁;而陈刚中诗翻为“客舍休悲柳色新,东西南北一般春”,使惨淡变为明朗,抑郁变为开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36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如宋危稹《送刘帅归蜀》云:“万水朝东弱水西,先生归去老峨眉。人间那得楼千尺?望得峨眉山见时。”陈衍认为是翻前人“绝顶望乡国”之案(《宋诗精华录》)因为危诗是说,即使人间有高千尺之楼,登高也只能望见山水重复,而不见友人,更何况人间还没有千尺之楼呢?这一翻案,使情理更觉其深。写爱而不见,自出真情,而错怨江南江北山水重复,亦望夫化石之痴想也。可见,翻案必须要翻在情理之中,方能站得住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363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石《乌江亭》诗:“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是翻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他从分析楚汉双方的时势入手,高屋建瓴,认定“卷土重来”之不可能,站得高,看得深,立论更加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30 19: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