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0|回复: 14

[佳作转载] 佳句非天成

[复制链接]

8700

主题

12万

回帖

43万

积分

香港诗词学会网站管委会副主任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管委会副主任

Rank: 5Rank: 5

积分
43314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9-6-29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佳句非天成
丁梦
      喜欢诗词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推敲”的辛苦与乐趣。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词作品的自然晓畅,远不如散文的行云流水来得潇洒。每一首诗篇的背后,应该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斟酌和掂量。
  譬如填词,首先要确定写的内容,然后选定合适的词牌,再决定要用的韵部,最后才是推敲词的具体字句。当然,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这时,仍然要考虑布局的章法、首尾的照应、上下的关联、境界的浅深、语言的晓畅、文字的重复、韵律的和谐等等,往往是等到一篇作品完成,时间已于不知不觉间流逝。
  “仄仄平平,一夜诗成到武陵”,如果能够完成一篇稍微满意的作品,就如看着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婴儿,那种由衷的喜悦,是他人无法体味的。鲁迅的“繁英绕甸竞呈妍,叶底闲看蛱蝶眠”,异彩纷呈,百花争艳,可谓忙里偷闲,妙趣横生,带给我们美丽如画的精神愉悦。而其创作的思维过程,却只有作者甘苦自知了。我只知道自己在许多作品的创作当中,或者为了一句话,或者为了一个字,曾经无数次不知不觉到天明。
  除了推敲字句,如何构思谋篇也是非常重要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造境和写境之说。把虚构之境比为造境,把写实之境比为实境,并认为这就是理想派和写实派的代表方式。高尔基也同样认为:“在文学上,主要的潮流或者流派共有两个。这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我在写作《望海潮•崂山云烟》的时候,抛开以往多写实景的俗套,抓住“云烟”二字来做文章。用“清溪幽涧,奇峰峻岭”将崂山的山容山貌轻轻掠过,用“飞鸟阵鸣,霜林竞秀”将崂山的山色山情淡淡描绘,却把重点放在崂山与众不同的地方,抓住“海上第一名山”的特征来进行意象描绘。用“水天共色,山海同弦”提纲挈领,然后漫步古刹庭院,把月夜映照下的落花与暗香、雪浪与繁星、松涛与竹影、醇酒与朱颜、云锦与痴梦组织罗列,点缀其间,并运用了“隐隐、翩翩、点点、缕缕”等叠词来增加诗文的感染力。用诗化了的语言思维,描绘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优雅场景,从而反衬出崂山美丽如歌的神奇风骨。
  其实,无论造境或是写境,无论浪漫主义或是现实主义,都是人类社会自然的产物。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统一。没有现实,理想只是空洞乏味的口号;没有理想,现实就是无精打采的机械。因为有了侧重点的不同,才有了造境和写境的区分。我在《望海潮•崂山云烟》里,无意中竟然运用了造境的手法。这是我写作初始所没有预料到的,可见许多真知灼见,就蕴含在我们不经意的平凡生活中。
  构思谋篇,应该建立在观察入微的基础上。钱永《履园谭诗》中有语:“诗言志也,志人人殊,诗亦人人殊。”写诗作文,只可学习借鉴,不可一味模仿,更不可生搬硬造。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没有相应的生活体验,光凭想象是写不出来好作品的。
  西安魏新河的飞行词在当今词坛可谓独树一帜。他之所以“直下人间一千尺,划开云幕快如刀”,是因为他“身在五陵佳气中”。高高在上的飞行生涯,使得他的视野与众不同,加上深厚的文学浸染,于是“云端得句自然工”。吉林刘庆霖“诗刀且共军刀快,裁得湖光作锦衣”,如此神来之笔,居然是发表的第一首诗,若不是“手握金鞭立晚风”,又怎能“统御湘中百万峰”?刘庆霖生机勃勃的铿锵诗篇,得益于他多年军旅生活的磨炼。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写道:“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没有扎实的基础,就不能胸有成竹;没有真切的观察,就无法产生共鸣;没有动人的情感,也就不可能写出神采飞扬的篇章。可见要想写好诗词,一定要处处留心,时时留意。
  作品的风格,往往于无意中彰显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学习诗词,除了基本的多读多背多写多改之外,除了推敲谋篇和观察,还要多思考。世间万物,除却应有的共性之外,都有属于各自的特性,只是要运用我们的目光去发现去思考。譬如泰山的气势、华山的雄姿、崂山的飘逸、黄山的旖旎、香山的秀丽、嵩山的神秘等等。如果只写共性,容易千篇一律,抓住个性,才会各有千秋。
  在文学作品中,有人把黄河比作母亲,有人把泰山比作岳丈,有人把明月比作婵娟,有人把西湖比作西施。这里,母亲可以作为共性而存在,岳丈却只能限于男性的视野。而我在《泰山颂歌》里,把泰山比作夫君,也是我发自肺腑的心灵感应,却遭到了个别网友的质疑和责问。其实我认为,万事万物呈异彩,映入眼中各不同。看问题要全面,看事情要换位。换作一个男同志这样去写,就有些不切实际,贻笑大方。当然,换作是我也写不出象上海杨凤生老师那样活泼生动的“老夫要睡平安觉”,即便有真实的生活经历,恐怕也只会“姑娘要睡平安觉”。
  朱光潜如是说:“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情景相生,所以诗的境界是由创造来的,生生不息的。”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时间,产生的感觉也就自然不同。我们在真实自然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再用想象来美化真实自然,从而获取自己想要追逐的目标。
  没有挥汗如雨的辛勤劳作,就无法感受“林中小憩黄粱梦,便是神仙也等闲”的畅快惬意;没有融入作品的亲身体验,就难以感怀“浪漫诗心将我绕,多情总比无情好”的风光旖旎;没有无怨无悔的精神力量,就不能感知“莫教韶华竟虚度,诗文词赋醉经年”的执着魅力。佳句非天成,愿君能入梦。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29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说得真好,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29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风流,文辞精炼!优美流畅!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2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俊秀,积学储素、学养丰厚,拜读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2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景相融,情随景发,意随思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0

主题

6万

回帖

21万

积分

副首版

词版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2601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2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陶融古今、骨秀境清。构思精巧!蕴藉含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02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29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境,也即是对外在事物的如实描绘,然而古典诗词之于写境并不是向西方油画一样浓墨重彩,而是对于外在景物侧重其内在的精神意蕴采用写意的笔法,不必对景物进行精雕细刻、准确到位。造境是诗人基于所要表达的思想意趣而借助想象所创造的空灵境界,有时也是对现实场景中的画外之境加以补充和联想。所以写境和造境往往可以实虚相结合。但是有一种造境之法则是纯粹的空穴来风,完全是编造出的超自然的境界,如李白的天姥山神仙世界即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02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29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19-6-29 23:23 编辑

佳句是否天成不可一概而论,有时候反复推敲得出的佳句确实”佳“,而有时候刻意得到的所谓”佳句“就不一定如此了,其中有很明显的刻琢痕迹,就像拼图一样。同理,有时在创作中,因诗人内在情感感发的力量浓厚,顺势而写成的诗句有时就是佳句。所以,诗句是否佳,关键在于诗人在作品中有多少生命的感发,所谓意浓则句佳,意淡则句疲。佳句给读者的直接感受是新鲜、通脱、丰厚、耐品、顺畅。愚倒更欣赏那些自然生成的意蕴丰厚的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02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29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先生的此句“繁英绕甸竞呈妍,叶底闲看蛱蝶眠”,愚以为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首先”竞呈妍“中的”呈“显得多余,有凑韵之嫌,后一句在朗读上并不顺口,也不能说是什么佳句。只有”繁英绕甸“、”叶底闲看“显得自然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02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29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直下人间一千尺,划开云幕快如刀”、“诗刀且共军刀快,裁得湖光作锦衣”自然流畅,不失为妙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30 22: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