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邵阳名胜联中名家创作特色(摘录)
萧凤菊
捧读《邵阳日报》今年陆续推出的邵阳名胜联,个人觉得联家们佳作有以下特色:立意新奇,超凡脱俗,语言精练,遣词奇特,烘云托月,气势恢宏,关注民生,意蕴厚重,巧设疑问,深入浅出,典故活用,雅俗共赏。
一、立意新奇,超凡脱俗。
深挖意境 巧剪素材,不以模拟取材,不因袭前人老路,立意翻新出奇,有独立的风格。例如: 钟曙光先生的《题紫薇园》,”明月无心窥紫影;清风有意送薇香。”想象出奇,清新脱俗,笔法灵动,”窥”和”送”二字精到,工对巧对,将”紫薇”妙嵌无痕,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二、关注民生,厚重深邃。
众多对联文字语重心长,写景抒怀和叙事融合一体,水乳交融。读来犹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明快畅达,字里行间,韵律和谐,流露出厚重的文化情结,对人谆谆教导,亦亲切感人。
比如: 邹宗德先生的《武冈城墙》,”王气聚都梁,城郭美如玉阙;民心作磐石,江山固若金汤。”联意厚重,”王气”与”民心”同在,构建和谐社会,景美情美,人美江山美,联语美意象唯美!
三、烘云托月,妙语连珠。
联语清新淡雅,绘香绘影,想象力丰富,字里行间盈溢着秀雅,古雅,清雅,优雅,高雅,俊雅等之艺术境界。
例如:朱振宙先生的《资江小三峡》,”蓝天飞白练,岸柳荡春心,鸟唱青山花不老;翠谷映平湖,渔舟摇梦浪,钓痴碧水鲤怀金。” 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资江小三峡的奇与美,意象灵动丰盈,空旷恢宏,炼字琢句精到。
四、典故活用,气势恢宏。
联家们善于活用故事,产生联想,使得所表达的语言意思简洁凝练,增添感染力和生动形象性,更有利于作者表情达意。
例如:朱振宙先生的《题邵东荫家堂》,”大观惊世,古构风流,得班门之灵气,营巨置之匠心,绝无仅有,逝人可敬;望族非凡,申家名重,谙米业之经伦,具宏商之睿智,足见一斑,来者当师。” 隽永飘逸的笔调,充满诗情画意,特色鲜明,感觉十分形象又万分温暖。将”班门之灵气”带来,令人拍案叫绝。
五、巧用疑问,引发共鸣。
巧用疑问句,构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再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或夹叙夹议,使语气得到加强,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也拓开了楹联的内容,留有韵味,让读者忍不住在心中自问自答,存在一个意境和情感交流的空间,从而产生一个共鸣。
例如:张正清先生的《武冈法相岩》”宝方通同保,连环贯洞辟自哪年?吞不尽福地王风,武陵蛮气;法相醉游人,沿壁摩崖彰之何物?幸长留昌龄谪棹,与义尘襟。”利用设问句式,巧妙地引出此处有”王昌龄”的足迹与墨宝,博古涵今,增强文化底蕴。虚实相间,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