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丑重阳感怀 蔡瑞义
故土三生念,群山一月昂。 茱萸簪白发,枫叶染青岗。 方惜池荷老,又闻篱菊香。 弟兄台海隔。何日共称觞?
柳迪赏析:
重阳节又称重九,因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九九是个吉祥的日子,因为九九归真,一元肇始。作为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写重阳感怀的诗作不计其数,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应是家喻户晓的代表作,诗中的佳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穿越时空的经典,被千年吟诵。
蔡先生的这首五律,应景佳节而感怀。首联“故土”二字,表明诗人身在异地,离乡久矣。“三生”作为数量词,情感之浓烈达到饱和,对故乡的思念岂非今生的牵挂,它还是前生后世的魂绕。“群山”与“故土”对仗,“故土”立足小我,“群山”则放眼天下,表明诗人内心装着的不仅仅是故乡,还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
颔联写得精彩!“茱萸”是一种红色,味酸,可以入药的小乔木,开小黄花, 将“茱萸”插到已经花白的头上,一黄一白对忖,深秋伤感的气息陡增。此句诗人借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最后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之意而更有自己的拓展,虽然庆幸自己遍插茱萸未少人,但遍插茱萸头已白,也是何等惆怅!“枫叶染青岗”对应“茱萸簪白发”,又承接首联“群山”。枫叶红色,青岗绿色,与出句黄白色鲜明对比,让萧瑟的秋景突添了一种油画般的彩色,而这心绪上的变化,亦暗藏着诗人对生命时序变迁中的思考。
颈联转折。“池荷老”,一个老字写出了生命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篱菊香”与之呼应,写出了自然界逐渐走向衰落时,诗人坦然成熟,甚至如陶渊明一样悠然的心态。此积极向上的情绪也为尾联做好了铺垫。
尾联舒怀。“弟兄台海隔”,是目前形势的真实写照,但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所说的,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联系到全诗意境和辛丑年这个大背景,“弟兄”二字更是双关,它既指作者故土的亲人,台湾岛上的同胞,也暗指海内外炎黄兄弟姐妹。“何日共称觞?”修辞上以提问作结,但事实上,答案已在诗人心中。与故乡,两岸的亲人登高祈福,饮宴祈寿,共度重阳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
综观蔡先生此作,布局精心,诗韵灵动,以景启思,包孕丰富,立意高远,大开大合。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