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94|回复: 64

诗词与书法艺术的通性

[复制链接]

64

主题

1179

回帖

36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32
QQ
发表于 2015-4-5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晓华 于 2015-4-11 12:06 编辑

诗词与书法艺术的通性

文章来源:转载        访问量:941        作者:吴晓华,塞宾的左手        发布:吴晓华        首发时间:2011-4-13 6:41:16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编者(赛宾的左手)按:对于这篇文章,我自是熟悉不过。文章从诗词与书法的相通之处入手,层层分析,表明了其在本源与扩散手段、赋比兴的复合运用、创作时流畅的呼吸感、以及作品的走势与对鉴赏者情绪的调动。最后还是以诗为结:世间万物本相通,桑田原与沧海共。一朝觅得将军令,百万铁骑任西东。

        书法艺术讲究起承转折、开合、虚实、对比等等。道家有太极生两仪之说,这其实就是一种“原生论”。其逻辑重点就在于一个产生万物的本源和它的扩散手段。所以,这种理论应用在书法艺术上也是一样。所谓的开合、虚实与对比,便是对其扩散手段的一种辨证经验。那么我们就急迫地想知道,在书法艺术里对应“太极”,也就是“万物产生的本源”的东西又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只有两个字:气势。唯有从大处着笔,起承转折与开合、虚实等手段,才算是有了能源的机械。故此说来,一篇书法佳作的行进与运行,全靠一股气势的流转与递进。
  而这些东西,在古诗词的创作上,同样得以应验。书法的本源,叫作气势;而诗词的本源,则是一股气韵。诗词也讲究文字的起承转合、大开大合、虚实相生、有无相间。这与书法艺术所要求的字里行间的对比性与参照性,是如出一辙的。
  所以说书法艺术和诗词艺术有着相近的本源和类似的扩散手段。
  
  有《诗》以来,赋比兴便是我国诗词最主要也是最原始的节奏。而在书法艺术中,同样含有赋比兴的影子。赋为直抒其事,比就是比拟,兴就是怀兴。在创作一件书法作品时:有的时候只是抄写,平平实实却可以显出常年磨练的根底,那就像是赋。有的时候是即兴发挥,兴致来时,不是你的思维在写字,你的手会比脑子动得快得多,可能在写完几天之后,都会忘记当时是如何运笔的,那就像是兴。有的时候你就是想追求字体的美感,或者为写字而写字,这时你就会开始研究试验,一次次地排列一个字的结构与一幅字的章法,这就像是比了。当然,在一件作品中,这三者可能同时存在。一般来说,你刚提起笔时,你是比较兴奋的,所以你是怀兴的。而写过半行之后,情绪稳定,便开始平实地记录。而后如果有某个字你觉得能让它写出你自己的风格,你便会作出一些创新,这便是比了。
  而刚才说过,书法的本源在气势,而气势的要义是流转与递进。所以,如果要让一件书法作品能够有其风姿,那就要让书法的这种赋比兴,也贯彻与融入到其一字、一行与上下通篇之间。也就是说:一个字看,是一景;两个字看,是一景;三五个字看,是一景;一行或是通篇看来,又是一景。当这种复合的层次感累加在一起时,你会感觉一幅字便如星罗棋布的夜空,而其中的气势便如同其中川流而过的银河。而这个道理用在诗词的创作上也是一样。我们要注意意象与意象间、意象群与意象群间、上片意境与下片意境间的局部与整体关系以及它们所产生的不同的美感。如此这般层层递进,意境与气韵便可如香茗久泡,而出其陈香。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一幅好的书法,是有呼吸的,而且是流畅的呼吸。而一件历久弥香的文学作品,亦是如此。下面,我们就以呼吸为题,来探讨书法与诗词的共性。
  首先,呼吸要流畅,就要注意不能断气。在许多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前面几行字都写得有龙凤之身时,却突然有一个字,不知怎的,写得相比较而言就不是那么让人满意,而显得有些虫豸之颜。所以原本那种让人愉悦的美感就受到了顿滞,所以这件作品的“气”,实际上就已经断了。同样的,在诗词创作上,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前后两个意象会缺乏应有的关联。当然,大多高手写诗词,其意象间的逻辑关联都是比较深层次的,需要读者去先想象情境,再从情境中获得信息。但我们也不排除,某些作者在遣词之时的前后脱节。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让词境相“粘”。就好像一列火车一样,上一节车厢连着下一节车厢。这一点,周邦彦和姜夔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其次,有些时候,文字确是“疏”了,唱断了气。但有些时候,恰恰相反,是意象与意象靠太紧了。尤其是在其他的意象都相对分散的前提下,某两个意象靠得特别近。这就好比一幅字章法不匀。这种情况体现在诗词里,就会出现一种很不好的情况。那就是读者会将注意力长久地停留在这两个意象上,去琢磨其中的深意,而全然无法感受到诗词的整体情怀。这样,便反倒弄巧成拙了。
  所以用我的话来总结,那就是,唱漏了一个字和多唱了一个字,同样是荒腔走板。
  然后我们还要研究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同的读者,对同样的诗词有着不同的感觉。你说周邦彦的“粘”一定好吗?我觉得他的词,也就适合性子比较慢的人,换一个性子烈一点的,就会觉得读起来真费劲。所以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还不喜欢徐渭的字呢。又以戏曲为例,只要你不荒腔走板,我管你是梅派还是荀派。所以说,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准则,书法和诗词以及其它诸多艺术一样,都有你极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与余地。
  
  说到这里,我要说到黄庭坚了。有人不习惯徐渭,但你看我们电脑里如今的黄庭坚的草书字体,打出来,那真叫一个难看。可是,你看黄庭坚字帖里的那些字,你觉得真是漂亮。为什么?那就是因为黄庭坚的书法是行草,行草就有走势,也就是说,和诗词一样,它是前后相连的。所以一定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如果你把这写好的一行字拆分重组,变成“黄远白河云上间”,你看还能好看到哪里去?所以研究黄庭坚书法的这种走势,其实对我们学习古诗词是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的。比如,我觉得黄庭坚的字之所以耐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很清楚,帖子写到什么时候,就该把气韵传出去。你看黄庭坚的字在很多转折的地方,就很圆润,让你有种心里痒痒却又挠不到的感觉。而有些出笔,又很洒脱,感觉你的情绪一下子就出去了。是不是这种感觉?所以诗词也是一样,要调动作者的阅读欲望。让他有时候心里痒痒的,又在适当的时间点给他释放。
  这就是一门综合的功课了。是呼应、开合、虚实、对比在赋比兴之间同时合力协同作用的结果。而当我们将自身的造诣提升到这个境界的时候,我想你已经掌握了书法与诗词艺术的妙门。
  最后,我想用韦树定赠我的一首诗作结:
  诗家灵感一登堂,妙悟床前明月光。
  参透尘寰空色相,法门何处不徜徉?
  是啊,世间的道理在有的时候真的是一通百通的。对于宇宙人生感悟如此,对于同根同源的艺术而言,自然便更是如此的道理了。
  
  注:此文由吴晓华、塞宾的左手于Q群聊天时的谈话为素材,由塞宾的左手整理成文(赛宾的左手为好心情原创文学网诗歌评论兼“谈诗论道”栏目主编)原文2010年8月11日首发于好心情原创文学“谈诗论道”栏目


《古诗词与书法艺术的通性》后记
                       吴晓华
1.这个呼吸一出一进,一阴一阳,也同一开一合,一虚一实,其实是书法或诗词的生命。诗词中的对仗或联句,既有互相对比与映衬的绵绵之力,也有互相开拓意境与互相呼应的浩浩之功。
2.诗词的起承转折,一如呼吸一样,还要化去“起承转折”的痕迹。如呼吸一样,你不知道哪里为起,哪里为承,哪里为转折。要与气韵流转合而为一。书法也如此。
3.诗词的气韵写到高处,赋比兴已融为一体,已不能分离出哪为赋,哪为比,哪为兴。书法也如此。
4.赋比兴融为一体,重点在比。比挈领赋与兴。没有比,赋也无能生化出开合、虚实、呼应,没有比,兴也无所依托,也失去了呼应、开合、虚实的基调。因为比挈领赋与兴,也就融合到赋与兴中了。一副好的书法作品,神采飞扬,一笔、一字、一行、一篇,也无能分辨何为赋比兴,也把赋比兴融为一体了。


作者按:此文转载于中国诗赋网









2334

主题

40万

回帖

10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华女子诗词区总版主兼诗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57409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4-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老师,《诗词与书法艺术的通性》解析!谢谢

点评

当算是为诗词尽些绵薄之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6 11:39
再谢!  发表于 2015-4-6 1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179

回帖

36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32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4-6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龚素文 发表于 2015-4-6 10:55
收藏老师,《诗词与书法艺术的通性》解析!谢谢

:coffee当算是为诗词尽些绵薄之力:share:

点评

再谢老师诗词陶章,受益增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7 2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4

主题

40万

回帖

10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华女子诗词区总版主兼诗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57409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4-7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晓华 发表于 2015-4-6 11:39
当算是为诗词尽些绵薄之力

再谢老师诗词陶章,受益增知:share:

点评

祝老师春时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7 2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4

主题

40万

回帖

10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华女子诗词区总版主兼诗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57409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4-7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龚素文 发表于 2015-4-7 20:18
再谢老师诗词陶章,受益增知

祝老师春时快乐

点评

不客气,龚老师。如此,便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09: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179

回帖

36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32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4-8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coffee不客气,龚老师。如此,便好。:share:

点评

向您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8 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4

主题

40万

回帖

10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华女子诗词区总版主兼诗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57409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4-8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晓华 发表于 2015-4-8 09:06
不客气,龚老师。如此,便好。

向您学习:share:

点评

相互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11: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179

回帖

36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32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coffee相互学习。:share:

点评

您谦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15: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34

主题

40万

回帖

10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中华女子诗词区总版主兼诗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57409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4-9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谦虚:share:

点评

月转梧桐(1185035766) 2015-4-8 14:19:43 贺新郎·自寿 作者:盖涵生(诗评万象) 燕燕东风好,甚年年、炫红斗紫,换花添草。 走马人间如一梦,颇费平生襟抱。 恁误却、春光多少。 捉虎拍蝇真如戏,学古人,偷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18:21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到死还有三宗没学到昨日我就看到很浅薄的人,在中国诗赋网站会员群里,都是些无知者无畏的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18: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179

回帖

36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32
QQ
 楼主| 发表于 2015-4-9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到死还有三宗没学到:sun:昨日我就看到很浅薄的人,在中国诗赋网站会员群里,都是些无知者无畏的话:sun:

点评

您知识渊博还有此话,我等汗颜!活到老学到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9 2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9 01: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