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玉
小院尘封久未临,风飘落叶乱纷纷。
儿孙散作他乡客,父母都成梦里人。
日月如梭天不老,亲恩似海记犹新。
门前只有寻巢燕,每到春秋往返频。
此诗被列为榜首,却有较多瑕疵,不足以仿效,有忝于楷模。
首联
小院尘封久未临,风飘落叶乱纷纷。
对句未能照应出句。小院尘封与否,与风飘落叶毫无关系。对句与出句风马牛不相及,诗就显得‘散’,不连贯。尤其首联,自应尽量避免。
颔联
儿孙散作他乡客,父母都成梦里人。
此联获较多赞誉,所赞不谬。
但从格律诗角度,毛病也忒大了些。
正如诗友所注意到的,“散”,动词,谓语,是句子的中心词,对句相应位置的“都”,则是程度副词,状语。这样的对仗,距离工对甚远。上下句子的5、6字,“他乡”、“梦里”,词性也有明显差别。都给对仗造成了伤害。
颈联,
日月如梭天不老,亲恩似海记犹新。,
很失败。
一是这十四个字对诗的演绎推进起不到作用。出句‘日月如梭天不老’基本是废话,对句“亲恩似海记犹新”与颔联对句叙述对象反复, 造成了凌乱。
诗忌讳碎片化,重复地说,还不如不说。
同时,出句的日月如梭与天不老之间,逻辑联系太无力。因为从任何角度,我们都不清楚‘日月如梭’对‘天不老’的影响。且‘日月’二字,是并列词组,对句相应位置的‘亲恩’二字。是偏正词组。这在对仗方面也是硬伤。
尾联,
门前只有寻巢燕,每到春秋往返频。
首联的久未临,已经把作者摆了进去。尾联应该照应得住。或羡慕寻巢燕,或效仿寻巢燕,表达多回家看看的祈愿。结果呢,用了个‘门前只有燕子’。门前必然是路,有路就难说只有。反而显得用词不准确。
对句‘每到春秋往返频。’表达也不妥帖。秋是去,春是回,无非是一种坚持,说不上是‘往返频’。
即使腾挪不开,必须用频做韵脚,或可以如‘秋去春回往返频’等,以免歧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