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树红豆 于 2022-7-13 14:15 编辑
七绝·咏三国人物之曹休 (壬寅六月杂吟之五十一~五十五)
五十一 乱世遗孤别旧邻,闻能报国勇投身。
从兹仗剑征鞍上,甘作军前挡雨人。 五十二 花艳知还雨露恩,树高未忘叶归根。 将军尽孝楦椿葬,感动不知多少人。 五十三 召陵县上御孙权,一夜焚吴舟数千。 赢得声威震江左,至今赞誉未风干。 五十四 文烈同为血肉身,何其仗势也欺人。 当年弹劾贾逵事,幸有君王识假真。 五十五 石亭遗恨记曹休,都怪贪功昏聩头。 不是当年惭愧致,焉能痈发命魂丢。 2022.7.13
注:曹休,字文烈,三国曹魏将领,曹操族子(其父是曹操从弟)。
曹休早年经历坎坷,父早亡,十余岁时携母逃难江南。
初平元年春,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曹休不远千里前往投奔,被曹操称为“千里驹”。让他与曹丕同宿,待他如同亲子,并使他领虎豹骑宿卫。
此后统兵,屡有战功,汉中之战时,曹休识破张飞计谋,大败吴兰。曹魏建立后,镇守曹魏东线,都督扬州,多次击破吴军,诱降吴将。曹丕驾崩,曹休受遗诏成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曹叡即位后,官至大司马,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封长平侯。
曹休是个孝子,父亲死亡的时候他仅十余岁,但他独自与一门客抬着其父灵柩,临时租借了一块坟地将其父安葬。然后携母渡江投奔吴郡太守。后来,母亲去世,其悲痛不已,守孝期间饮食不进。魏文帝曹丕知道后命令侍中强行脱下他的丧服,诏令其饮食酒肉。曹休受诏后不得已进行饮食,但形体却越发憔悴。
曹休又是个仗势欺人的人。曹休因与贾逵不和,魏文帝曹丕曾想授予贾逵符节,曹休从中作梗,使得此事未成。后来石亭之战,贾逵不记前嫌及时救援,使曹休免于全军覆没。但是,曹休得到救援后,却埋怨贾逵救援太迟,还呵责贾逵并以大司马的身份敕令贾逵帮他捡拾弃仗。贾逵认为自己心中无愧,于是对曹休说:“本人是为国家担任豫州刺史,不是来此为大司马拾捡弃仗的。”乃独自引军退还。随后曹休表弹劾贾逵,魏明帝虽知道贾逵为人正直,但因为必须倚仗身为宗室重臣的曹休,于是判定二人都没有过错 。
之后曹休还在为这些事怨恨贾逵,但贾逵到最后也没再与曹休争吵半句,贾逵因此深受当时人的赞誉。
太和二年(228年),曹休在魏吴石亭之战中因刚愎自用,不听劝解而被敌人假投降骗致大败,其后,曹休上书谢罪,而魏明帝没有怪罪他,还遣屯骑校尉杨暨宣旨抚慰,礼节赏赐更加隆重。曹休深感惭愧不已,不久因背上生毒疮发作而去世,谥号为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