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诗词】投诗词点评,每位版主点评三首。【诗词理论】版主投2000字内诗词论文一篇。【古今诗话】投2000字内自创诗话一篇。长期不打理者请别投。少打理者录入时少用。兼职版主可到主版投稿。每位投稿版主姓名后请加括号写上论坛注册名便于编审核对。每版投稿请录下作者论坛名、姓名、邮编、地址、手机号附投稿作品下,或一起另发赵淑娴副站长收整寄书。 请各版第一首席版主将本版投稿作品按要求审核汇总做一帖跟帖发这主题下。
排版格式如下:
南山牧场 作者:听雨斋 西南名胜地,峰峻可扪天。 牧放云山上,园开锦画间。 春风生碧浪,秋雨润酥鲜。 莫道深闺僻,芳声动市喧。 【赵淑娴评】起句点题,指出牧场的所在,中两联描写牧场景色,通过春风秋雨的进一步渲染,突出高山牧场的辽阔和美好。尾联收束全诗,说明虽然牧场在深山,但是各种美好的声音不亚于喧闹的城市。有声有色,清新明快,章法自然。
为什么读诗 刘相法 中国是个重视诗的国度。古人甚至把《诗》作为经书,成为诗教。孔子有两个重要表达:一,“不学诗,无以言”。大家讲究风雅的谈吐,如果你不能够风雅,就无法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无法把自己的主张宣扬出去。二,“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孔安国注:“兴,引譬连类。”朱熹注:“感发意志。”就是说诗是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观”,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考见得失”,就是说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此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的得失;“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就是说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怨”,孔安国注:“怨刺上政。”就是说诗可以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用通俗的话说,“兴”,指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感发情感,引起联想、想象活动,在感情的涌动中获得审美享受。“观”,是说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状态。“群”,是指诗歌可以使社会人群交流思想感情,统一认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怨”,是强调诗歌可以表达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不满与批判。迩,是近。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我们今天读诗,不是为了时髦跟风。一是有历史意义。即传承古典文化。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优秀遗产,我们要继承发扬。二是有现实意义。表达对现实的看法,或赞扬真善美,或针砭时弊,发挥一种宣传舆论的功能。三是净化自我。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超脱一些,摆脱名利的羁绊,让自己心灵升华。在“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里感受春天的蓬勃生机;在“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里体悟夏日的宁静;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抒发对故乡淡淡的思念;在“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中享受一份闲适。可见,读诗,不只是一种文化熏陶,更是一种情致的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