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旅情
【唐】祖咏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译文
楚地的山脉绵延不断没有尽头,返回故乡的路是如此崎岖萧条。
看到东海日出,彩霞缤纷,就知道要下雨了;听到大江波涛澎湃的声音,就知道夜潮来临。
我书剑飘零,羁留近于南斗之下,家乡遥远,家书难收,我家北风之下的大雁,吹到南方而不能北回。
吴潭的美橘熟了,想寄一点回家,可惜无人把它带到洛阳。
注释
⑴楚山:楚地之山。
⑵南斗:星名,南斗六星,即斗宿。古人有“南斗在吴”的说法。
⑶潭橘:吴潭的橘子。
⑷洛桥:洛阳天津桥,此代指洛阳。
赏析
首联“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诗人眺望家乡方向,可是隔得太远,家乡看不到,只看得见归家的路充满萧条之感。次联描写羁留江南的生活,“海色晴看雨,江I 声夜听潮”,白天看着海上的晴雨变化,夜晚听着窗外的江声潮声。江南向来以烟雨名扬天下,但诗人笔下的江南更为广阔爽朗。晴天的阳光下,大海浩瀚鲜明灿烂,夜间海潮滚滚咆哮而来,也让人心情激动,冲淡了思乡的忧伤。
可能是受到江南海边景物的影响,颈联“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就写得有几分豪气了。在中国古代社会,剑既是一种非常锐利的冷兵器,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常常代表着建功立业的愿望。诗人旅居江南大概是想要有所成就的,以剑代人,可想见诗人的抱负和襟怀。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仍是强烈的,所以诗人感慨地说想家的时候想要寄封信回去,又不知何时才能到达。
尾联承接上联继续抒发感慨,“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想要给家里人捎去空潭之地的橘子,也没办法带去洛阳。江南橘在北方应该少见,想要千里寄橘这一细节,写出了诗人对家人的温情。
《江南旅情》写出了江南山川广袤的景致,或者说江南海边的特别景致,少了些脂粉民,多了些清爽,别有风味。
作者简介
祖咏(690一约746年),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开元十二年(724年)进士。与王维交谊甚深,其诗多写田园、隐居,风格接近王、孟诗派。《全唐诗》存诗三十六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