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
春节将至,气氛已浓,想必很多人都会想起王安石的这首诗。这首诗描写古代春节辞旧迎新的景象,有爆竹声声、有春风送暖、有屠苏美酒、有阳光普照、还有家家门上的新桃符。既写出了古人春节时的习俗,也表现出一派喜庆欢乐的新年气氛,而且极富生活气息,读来非常亲切。
这样浓缩而典型的春节场景,使得这首诗流传很广,可谓是历代春节诗词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首,几乎每逢春节,都会被人们重提。而唐诗宋词中其他与春节相关的古诗词则少有人提及,究其原因,一来大部分写春节的古诗词是诗人羁旅思乡时所作,带着浓浓的愁情;二来喜庆的春节古诗词则大多不够典型,以致在历史潮河中渐渐成为冷门之作。
譬如南宋词人吴文英的《祝英台近》便是一首愁词,上阕写尽春节之乐景,下阕写尽诗人之凄苦,这般愁情自然也就不适合在这个欢乐佳节提及。再如赵长卿的《探春令》吉利喜庆,一句“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许下了最美好的春节愿望,但整体不够浓缩典型。
今天小编再向大家介绍一首很少有人提及的春节宋词,这首词写春节别致新颖,但知名度不高,以致沦为冷门:
"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北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酴酥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
毛滂是北宋末年词人,曾受苏东坡赏识,苏东坡赞扬他“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毛滂一生传词两百多首,自成一派,蔚巍大家,被称为潇洒派宗祖。但奇怪的是历代词家学者都很少提及毛滂,对毛滂词的研究少之又少,很多宋词选本也不选录毛滂的词作,这就使毛滂的词在后世知名度很低,几乎少有人知。
毛滂既然被尊为潇洒派宗祖,其词风自然多潇洒娴雅之态,善于从生活中发掘情趣风采,将世俗生活诗意化。就连逢新春佳节所作的节日词也不是表现喜庆欢快的节日气氛,而是一种娴淡的享受。譬如上面这首《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这首词所写的是春节之景和词人的心情。上阕前两句通过莲花滴漏表达一年已尽,自碧井中捞出沉封的屠苏酒。后两句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春日之景,晓寒欺人、春柳苗条,从感觉、视觉上将春景表现地生动形象。
下阕前两句转而写新春佳节家人聚宴,美女劝酒助兴、家人巡巡祝寿,一派祥和欢乐。结尾两句则表达自己醉梦惊物候,闻东风如见故旧,怡然惬意之情溢于言表。整首词从零散的景物着笔,处处生动,处处欢愉,构思别致新颖,情趣盎然!
这首《玉楼春》虽然对春节节日的气氛着笔很少,但一句“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轻描淡写之间便让人感受到对新年的期盼和美好的愿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