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郭训民 于 2015-7-1 19:41 编辑
我的“木雕”老爸 庄河市实验小学六年三班 佟庄弘 指导教师 包琳琳 在我的心中,父亲是个有故事有趣味的人,父亲有一项独门绝技那便是木雕。很少接触木雕的人会觉得木雕很神奇,会觉得我的父亲是木匠或者雕塑家。但父亲既不是什么木匠也不是雕塑家,更确切地说他应该是一个木雕爱好者。 小时候,我可是“木雕老爸”的忠实粉丝。爸爸一有时间便会对着一块木头雕刻,把一个又一个丑陋的木头变成木雕工艺品,而我便天天粘在他身边,见证着爸爸的成长。 那只笔直的刻刀在他手中仿佛是一条灵动的蛇,左扭右扭,便有层层木屑仙女散花般飘落。看到这里,我总会觉得莫名其妙,在一旁拍手称赞,父亲便干得更起劲,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时常叮嘱我:“细节决定成败。”在开心的劳动中,我们父子俩其乐无穷。 父亲喜欢雕刻神话传说,于是,我的童年便充满了奇特的幻想。他常一边雕刻,一边讲述着那些腾云驾雾、天马行空的故事,我听得津津有味,脑海中浮现各种神奇的画面。父亲很幽默,总会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每当讲完一个故事,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也随之而成。每逢此时,我总希望父亲雕刻得慢一些,让我多听会儿那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朋友在一起时,我便向他们讲父亲讲的神话故事,这也让我成为了小小的孩子王。 人终究还是要长大,渐渐地,父亲的故事再也吸引不了我,我开始变得我行我素。那天,天空中灰蒙蒙的,一场大雨就要来临,接到电话的父亲把我从偷东西的商店中领回家,一路上,我死死抓着偷来的彩色笔。父亲没说一句话,也没看我一眼,回到家,我怯生生站在门口,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父亲依旧不语,抱来一段木头——那木头还没有去皮,几片枯叶顽强地长在上面。父亲拿起锤子和刻刀,默默地雕刻起来,我虽然很奇怪,但却不敢多问。父亲的脸色从来没有这样凝重过,他突然转过头说:“人其实和木头一样,开始的时候不剪枝叶,任其发展,雕刻得再好,也难成大器。孩子,你想成为什么?”我没有回答父亲,只是在心里暗下决心,我要成为最好的一个。那是我第一次偷,也成为了最后一次,之后,父亲再也没提起那天的事,但永远忘不了父亲的神情,更忘不了他说的话。 父亲从来不会卖掉自己的木雕。没事的时候,他在街上摆一个地摊,把自己的木雕放好。过往的路人时常会驻足观赏,往往赞不绝口,问起价格,父亲淡淡地说:“我不卖。”一句话总说得人家一头雾水,倘若那人真心喜欢,再三追问,父亲便会把自己的作品赠与他,也算交个朋友。我不明白父亲的做法,问他:“您为什么不要钱啊?”他笑了笑:“能用钱买到的东西,根本不值钱。木头是有灵性的,怎能用钱去衡量它的价值?我雕的岂止是木,我也是在雕自己啊!” 我却觉得,父亲雕的不是木头,也不是雕他自己,而我才是父亲要雕琢的工艺品。从小到大,父亲在木雕中教会了我认真、创造、诚实,最重要的是,跟随自己的心灵,做自己喜欢的事。一个人真正的快乐,便来自自己的内心,父亲便是那个雕刻快乐的人,我也在父亲的快乐中成长着。 推荐教师 郭训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