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雄文《毛泽东赋》!毛主席,怎叫人不去怀念2020-12-21 09:22·楚家园
《毛泽东赋》
作者王玉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协会员,张家口市诗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兼河北大学教授等。《毛泽东赋》创作于2008年12月6日,2009年2月14日发表于《张家口日报》,获文化部创作铜奖。
一八九三,天下奇观; 星依北斗,日启南天; 韶山拥月千峰皓,浏阳起波百丈悬。 回首华夏,多少风流成历史; 凝眸英杰,一身胆魄撼尘寰。
气贯宇空,敢碎千年旧枷锁; 情播圣火,欲开九州新纪元。 且将那岳麓豪迈,爱晚亭醉, 橘子洲奋,湘江水阔,洞庭飞雪千般爱; 尽化作一师评论,赤县情怀, 天下文墨,万里河川,粪土敢将万户闲。
胸中凭马列,脚下履平川。 擎高北极火,映红南湖船。 八七会议,扬子江潮头掀天浪; 九月暴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长沙城外,三湘秋水惊天阙; 罗霄山前,一面红旗举赣南。 真理映天赤,星火燃川原。 三军转战苦,万里度险关。
长征路上,心凝众志; 遵义城头,帅掌航船。
四渡赤水,几戏老蒋; 两番会师,又聚陕甘。
共谋大业,洞火明宇; 同怀赤胆,心灯满原。
寇火燃华胄,砥柱挽狂澜。 志刚雄文烈,血热意志顽。 矛盾论、实践论,一心聚力驱虎豹; 游击战、持久战,众志成诚灭狼烟。
共产党伟,八路军强; 根据地阔,堡垒户坚。 艰苦既倍至,卓绝也空前。 八年能胜利,一柱可擎天。 大义昭天下,只身赴“和谈”。
一曲沁园雪,青史留巨篇。 掬心奉日月,挥手定河山。 三大役胜,蒋军百万一夜没; 五星旗艳,神州举国万民欢。
无奈火又起,唇亡必齿寒。 北京悬胆赤,鸭绿歼美奸。
保和平,捍尊严,血肉长城肩并肩; 国须固,民须安,创伤医治岂可耽。
要建设,要发展,十大关系立宏篇; 穿激流,过险滩,天下重担一身兼。
两弹横空日,一星遨宇寰; 书法万民奉,诗章百世虔。 三分誉千古,风华灿九天; 普天谈信仰,几人入圣坛?!
开怀容四海,化墨吐千川; 纵使东坡在,也难对宇宣: 难忘却,八十三载探索救国为民人生路; 尤记得,五十七春镕铸开天辟地事业篇。
黄河奋,万马奔腾卷巨澜; 长城固,兆家灯火话开元; 新中国,千秋伟业凭谁写? 东方红,一曲心歌永世传。
诗人饱含深情,以丰厚的文化底蕴,仅用七百多字就展示了毛主席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实属佳作!读完这篇《毛泽东赋》,小希的眼前闪过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思绪也随之翻腾。
“气贯宇空,敢碎千年旧枷锁;情播圣火,欲开九州新纪元。”终其一生,毛主席追求的是让广大劳动人民摆脱沉重的枷锁、迎来崭新的发展和希望;追求的是中华民族摆脱深重的民族危机、重新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追求的是古老的中华大地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伟大理想。
毛主席执着自信,有着领袖的气魄担当。著名美国记者斯诺在其名著《西行漫记》中曾这样描述毛泽东:“不可否认地,你会觉得他在他内心中存在着命运的某种力量。这并不是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坚定的本质的活力。”这种执着的背后,既饱含着他“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乐观坚定,又映照了他对于前途道路那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不迫。
从建党到秋收起义、从井冈山到长征、从陕北直至“北京赶考”夺取全国胜利,在革命事业上,他曾几度沉浮,经历了许多的曲折和危险,但面对挫折和困难,他始终自信着,倔强着,执着着,因为他从来都知道:“当着天空出现乌云的时候,我们就指出,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二四五——一二四六页)…… 每每想起这些,小希的内心总会升腾出一种特殊的力量! 毛主席又是一个本真的人。他对长辈以敬、待兄弟以诚,从不以主席自居。身为领袖,他不光严格约束子女和家人,更以身作则,由始至终,贯彻着襟怀磊落的自律情怀。
毛主席啊,这样的您,怎叫人不去怀念?!
每每进入12月,人们对毛主席的怀念之情也会越浓。您已离开我们这么久,您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人民对您的思念从不曾减少,反而越加浓郁?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一位美国学者所说的话,可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毛主席的魅力。这就是《毛泽东传》的作者、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作为一个一生都在研究中国的美国人,他曾用饱醮激情的笔,这样赞佩毛主席:“在生前,毛泽东曾经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未来,毛泽东必将成为世界历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一个神话,一个传奇,一个理想,一个梦境!世界历史由于曾有过毛泽东而不寂寞。中国正是由于有了毛泽东,中国才仍然是中国。也正是由于创生了毛泽东,中华文明才再一次向世界最雄辩地证实了它的智慧、辉煌、它的魅力与永恒的生命力!”
毛主席的魅力可以征服世界,又怎叫人不去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