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我和诗友到大城市铁岭的莲花湖湿地赏荷。 刚下车,就遇上了阵雨。往年赏荷都是艳阳高照,难得遇到雨天去赏荷,今日观荷听雨,会别有一番情致。 远处,是一望无边的蒿草芦苇,万枝攒动、万绿流翠。近前,是一个雕梁画栋的观荷亭子,连接着迂回曲折的原木长廊 ,一直通向荷塘。
行至栈桥,俯首可见红鱼绿草,伸手可触摸莲叶荷花,遥望湖中景致,一种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创作,让人尽享和谐之美。
又一阵中雨袭来,犹如一袭轻纱,裹住那“红粉佳人”窈窕的身姿。婆娑的身影倒映在池中,恰似贵妃微醉,宛如凌波仙子,婀娜曼妙。
雨珠噼里啪啦的落在田田的叶子上。 一会,大水珠分裂成小水珠,顺着荷叶脉纹滑入湖里;一会,小水珠又聚成大水珠,像孩童们弹的玻璃球,在碧绿的玉盘中滚来滚去, 晶莹剔透,跳跃闪烁,真是个“大珠小珠落玉盘”。
木廊左边的玲珑小池,像一条蜿蜒的玉带环绕在粉荷绿叶间。那一池睡莲,叶子小而厚实,花儿小却玲珑,如小家碧玉从叶子里探出头来,怯怯的望着游人。又如一池白衣仙女 ,一身素衣不染尘埃、清丽绝尘、清雅脱俗。
红荷白莲,素得芬芳,艳得彻骨,高洁中带着儒雅,妩媚中透着羞涩。真应了宋代杨万里那首诗: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放眼荷田,万绿丛中三三两两的荷花相拥开放,千姿百态。那盛开着的,被红粉罗裙包裹着,绿色的莲蓬,簇拥着粉黄色的花蕊;那含苞待放的,象守身如玉的少女,含情脉脉,轻风拂过,才微微的露出娇俏的玉颜;那花容褪尽,结成果实的,把一颗颗硕大的莲蓬,结在修长光滑、挺拔劲健的荷杆顶上,在那规则排列的蜂窝中,端坐着粒粒丰润的莲子 。
人在画中游,诗自心中生。坐在荷塘边看烟雨氤氲,出水芙蓉,荷叶摇曳;倚在木栏旁听雨打荷叶,芦苇沙沙,蛙鼓鸟啼; 拂一片荷叶贴在面颊,嗅一缕荷香沁人心扉。赏荷听雨,陶然自醉。
诗友“莲花仙子”倚栏吟诵起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然后对着一池荷花呐喊“我到家了”,那莲叶竟噗噗作响,那芙蕖竟颌首笑颜,似乎在欢迎赏荷之人。众人情不自禁的吟唱起《荷塘月色》,许是受了感染,那滴滴雨珠竟打着滚似的在荷叶上跳跃,如同在点击琴健为游人助兴。
观荷听雨,观的是荷之风韵,听的是雨中细语,释放的是一池情怀。
我爱荷,因为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古往今来国人都喜欢以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我爱它那亭亭玉立的姿态,更爱它那冰清玉洁的高风亮节!
我爱荷,因为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她不需要粉饰雕琢,只要有泥土和水,她就能生长,尽情的绽放美丽,并把自己的根茎、叶、花、果实,毫无保留地献给人类。
我爱荷, 因为她 淡泊宁静、安之若素,不哗众取宠,不喧嚷浮躁 ,默默地奉献给人类一池淡淡的雅韵 。她教导我们在红尘浮躁中,不为权贵金钱所折腰,不为世态淡凉所黯然,清雅悠然的释放着生命的流光溢彩。
走遍了千山万水,阅尽了一世沧桑,看倦了百花争艳,听腻了鼓噪喧哗。 一路走来,唯有在这里驻足不愿离去。
荷,我喜欢静静地凝视你。猜出你神秘的心思,悟出你生命的真谛,聆听你富有哲理的花语,斟酌你摇曳在风里的默契,欣赏你伫立在雨中的风姿。观荷听雨,唯你独爱,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