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三余草堂 于 2023-10-13 19:58 编辑
泰山赋并序 三余草堂文 泰山之出,源于太古。泰元神筴,作成四海;泰鸿运地,乃赋万物。盘古开天,留下头颅。精灵魂魄,化为泰山;神龙挺脊,卧虎匍匐,纬地经天,功昭齐鲁。泰山 巖巖,峨 峻于极海岱;鲁 邦詹詹,展平野于青徐()。”王者封禪于岳,图谶章明,圣人金策秘书,励翼休誉。 岩聚为峰,历万寿而不老,五岳独尊,居千秋兮长驻。阅尽沧桑,傲岸坦荡;历经劫难,威武不屈。有青松翠柏标空,得大河潭涧绕护()。松柏修鳞,日月争度。岩径天风,山岚海雾。壮哉泰山,唯我独尊,伟哉东岳,世界瞩目。 夫泰山者,乃欧亚板块挤压,蚀海浸海退抚育,陆相杂岩,地沉石凸,渐成川壑,千仞壁立。;鬼斧神工,遂有泰山焉。彰其雄伟。则近滋育于厚土之域;隐其高哉,则远抱于凌霄之怀。险夷互契,休戚互乖。高下盈虚,纵横徘徊。鸿鸿钧播物,阴阳顿开。天地交契以成泰岱,阴阳互根遥瞻蓬莱。泰者,寄远平安,交地通天之所;岱者,突崇峻大山,王者告代之处,乃以泰而安以度名,犹以岱之势为尊,故名泰山也。 呜呼雄峙东天,拔地突兀。层峦叠嶂,自蕴灵枢。北依黄河之襟带,南瞰江淮之遐域。东放海天之辽阔,西望太行之绂区。德冠五岳之首,屹立神州东隅。位居五岳之伯,其处万物之始,直达天心之道,德惠群灵之府。感天地之高,在人间已经天上。觉宇宙之大,在天上依然地舆。慨乾坤之厚,海拔千米之上,枕拱北石而聆七政妙音;欣泰岱之臾,方圆五百里,仰苍穹阔而闻神灵玄语。阅玉皇顶之远观,遥日观峰之近衢。扯岱顶晚霞以披肩,掬龙潭之水而濯足。束黄河锦带以围腰,捧云海日出而耀旭。览金刚经乃摩刻瑰宝,榜书海内唯一;觑晒经石千年不朽,感念天地福裕。求子嗣于碧霞,祈福寿于天贶。揽月畅饮,流云抒怀。敞胸襟,放鸿雁。拂苍穹以闻玄语,仰不愧天;枕河溪而聆妙音,俯不谄颜。聚灵山秀水之韵,依然虚怀;集浪峰涛谷之飙,赫然横贯。噫嘻!天府圣境,清玄缥缈。天上人间,尽洒浪漫。云生丘壑,千山俯首以朝宗,斗转乾坤,万里低眉以奉祖焉。
呜呼!泰岱为雄,神襄鬼助。天人合策,山海宜季。王者封禅泰山,玉检铭心无声;山上筑坛,以敬天高,金策纪史有序。山下磊土,以祭地厚,乃报四季丰裕。伏羲首禅泰岳,七十二帝延续。于是秦皇封禅,不远万里驱驰。树碑立传,封五大夫之誉。汉武植桧,神木千年,耐久而不朽,江山永固。唐王纪銘,德合于天天鉴之序,福我万姓,功齐于唐尧舜禹。宋主筑殿,社稷绥安于旌表。临岳览胜,举世载仰载瞻。登极题咏,多拜古今圣贤。经史子集,多有著录,诗经史记,撰文大宣。文人墨客,以此隽志,书画丹青,雄阔画卷。千古庙堂,灵祭其宇,庶民百姓,求富求贵,子孙丰缅。 天宇扶摇上、直向白云间,梵音萦绕峰顶,云雾罩天边。举目松间飞鸟,俯瞰阶梯陡峭,云海玉盘连,放眼众山小,东岳聚岚烟。 闻涛吼,迎旭日、抚琴弦、独尊五岳,碑石林立耀千年。秦汉先贤曾拜,墨客题词今在,胜景引人牵。缱绻风光岫,平仄赋诗篇,钦泰山之神威;五岳独尊,仰齐鲁圣地,恭谨善念。开展智能导引,夯实数据基础、陆路线接,诚敬四海宾朋,准时准点,实施便民服务。加强安全环保,优化沿途食宿。提升生态文明,打造首善区域。形成理念推新,再树泰山新姿。 2015-2-4…
1,泰元,天之别称。 出处《史记·孝武本纪》:天增授皇帝泰元神策,周而复始。神筴,见"神策",卜筮所用之蓍草。明 张居正 《贺元旦表》七:“推神筴而统天握纪,启象魏而布令宪和。”,【符命】1.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 2,泰鸿,指形成天地万物的本原。出自《鹖冠子·泰鸿》:泰一者,执大同之制,调泰鸿之气。陆佃解:鸿蒙,元气也。泰鸿,元气之始也。 3,传说泰山为盘古开天辟地后其头颅幻化而成,因此中国人自古崇拜泰山,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在陕西),他的左臂化作南岳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北岳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在河南)。所以泰山为五岳之首,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4,金策1.古代记载大事或帝王诏命的连编金简。玉检,1、玉牒书的封箧,2、借指玉牒文。《汉书·武帝纪》"登封泰山"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玉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 历代帝王君主多在泰山进行封禅和祭祀,各朝文人雅士亦喜好来此游历,并留下许多诗文佳作。 春秋战国出现阴阳学、五行学之后,泰山就成为阴阳交替、万物发育的地方了。东汉时,由于道教的产生,社会上随之出现了“泰山治鬼说”,泰山神便掌管了天下生杀大权,古帝王降禅之坛,一变而为阎王殿。 唐代学者颜师古注《汉书》中“上亲禅高里”之句说:“此’高’字应为高下之高,二死人之里;高里山在泰山前麓,是鬼魄之地。”晋代干宝《搜神记》、张华《博物志》均言泰山掌管生死,书中还有不少托梦做阴间泰山官职而应验的故事。 晋陆机的《泰山吟》颂道:“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以远,层云郁冥冥。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消嫌哪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明人许仲琳在所编《封神演义》中,让姜子牙封周朝武将黄飞虎任东岳大帝之职:“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