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上彩虹 于 2015-8-25 16:33 编辑
村子里有个女孩,天生的淘气,好动、贪玩,不听邪,敢和婶婶、大娘评理,一些人不喜欢她,可她却什么也不在意,大家把她当傻子对待。 女孩还有一个哥哥、姐姐和两个 可爱的妹妹、弟弟。她的妈妈、爸爸是地道的农村人,特别老实,没有什么说道。村子里的人只要有人求她爸干活,他从不会说不行,不管自己怎么忙,他必须去。妈妈可受不了,在家争吵,管住,不让去。久了,妈妈便没有人缘,村子的人对他们家不好,日子过得很艰难。 女孩每天晚上都躺在院子里的草坪上看星星,边看边傻傻的笑。女孩11岁的时候,疼 爱她的妈妈在寒冷冬天的一个早晨把她送到学校上学了。老师是她的表哥,很照顾她,并告诉别的同学帮她补补课,要照顾好女孩。女孩只会淘气,好动、贪玩,不听邪,傻呵呵的笑,每天晚上还会去看星星,他说天上的星星多了一个,那是家里的帮手。 女孩上初中了,那时的农村初中叫“戴帽初中”,上初一时她和三十多个孩子上学,到初二年末,只有她自己了,每天往返十六里的山路。她依然不听邪,自己走,什么也不怕,整天笑呵呵的,完成她的学业。初三那年她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三好学生”,那时大家都在考师范,她因为一分落榜了。她再也不淘气,好动、贪玩了。她开始思考自己的的事了。于是女孩上了高中。高一下来,八十多人的班级,她竟然考了第四名,同学们都喜欢她,老师格外关照她,把她拟定为考大学的苗子培养她。可女孩却偷偷的离开了校园,回家帮助爸爸妈妈种那20多亩的责任田了。妈妈告诉她,不读书以后可别怨妈妈。女孩告诉妈妈她不会的。她的好朋友们一封封书信追她,让她回去继续上学,老师也找她回去就读,可她就是不念了。她有苦衷啊!她在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念了,近30岁的哥哥,如果娶不到媳妇,会拿自己换亲的,必须好好种地,多收入,让自己的家成为万元户,给哥哥安个家,于是她起早摊黑劳动着——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个当老师的表哥,告诉她,村上要通过考试入编民办教师,做好准备。八月初,十几人的考试上岗,她幸运的被录取了。“先干着吧,稀里糊涂的活着吧”她这样想着。 哥哥的年纪越来越大,而且爸爸和哥哥父子关系不和,有一次还对骂起来。女孩更着急起来。有一天,妈妈说“找你大姑去吧,(大姑是续姑姑,她家表哥是镇委书记。)让她给女孩找个婆家,也拉拉关系。”不久,女孩与镇上自谋职业者厉某订婚了,时年22岁。大姑说历某很能干的。不久,大姑家的表哥真的给哥哥介绍了一个对象,而且人也不错。 女该读书时,特别爱学习,工作了,她把全部的经历用在孩子们身上。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并在第一个教师节,她光荣的被评为“模范班主任”。 她就这样默默的工作着。她虽然订婚了,但她从来没有恋爱的感觉,和厉某在一起只是默默地呆一会儿,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话语。好像是例行公事。 有一天,喜从天降。学校领导高兴地告诉女孩,民办教师可以考学了,凭着女孩的韧性和毅力,她顺利的考过预考、决考,在百分之二十的入学比例中,她考入了教师进修学校。同时三妹考取了师范学校,街坊邻居无不羡慕和夸奖这家的孩子。婶婶、大娘气得骂。妈妈告诉她们,不理她,反正我们成功了。 纯农村的家庭一起供两个孩子读师范,是供不起的。厉某说“不怕的,有我呢。”这样,女孩与三妹高兴地上学了。那时的师范,每月要发40元钱的生活费,勤俭节约的女孩,毕业时算算花了厉某1500元。其实女孩在入学前,就想与厉某不再来往,迫于家庭的原因,她们还交往着。在学校里,女孩仍然努力学习着,看到同学们都自由的谈着恋爱,她心里很压抑,整日不爱说话。 和她一起读师范的同乡三子,有五个妹妹和一弟弟,各个聪明学习好。那时山区农村家庭年收入是有限的。由于他和妹妹们都在读书,所以家境贫寒。三子的未婚妻,为了供三子上学,已经住在他家里了。三子现在是班长。发现了女孩心中的秘密,有事没事便坐在她的前桌逗她开心。久了,两个人有了懵懂的感情,也有了欢声笑语。一天,三子找到女孩说,咱俩与各自的"对象”一刀两断。女孩却说,不能 ,我们不能这样。一年后,女孩还是下决心与厉某分手。姐姐坚决反对。没有钱,退不起钱,没有人支持她,厉某还坚决要求结婚,无奈的女孩答应了。因为她知道,有了这个婚姻和这个家,四妹、弟弟能够读初中了。三子也不会放弃他的那位了。就在她毕业前的寒假里她结婚了,婚礼及其简单,女孩连头发也没有做,她太难过了。 春天来了,弟弟上学不为难了,住进了厉某家。女孩继续读书,三个月以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好难过,因为她时刻准备离婚,不想和这个人过日子。 转眼间,她们毕业了,女孩和三子分配到了同一个学校工作,她们没有多少往来,生活很平淡。一天,女孩突然看见一个女人,在办公室大吵大闹后,哭喊着跑出校门。老师们哀叹着说,三子不要他的未婚妻了----在以后的日子,三子看到女孩,有时傻傻的盯着。女孩下意识的躲开,她怕别人说闲话。一年后三子调到乡下任校长,和未婚妻结婚了。两个人没有了联系。女孩依然默默的工作,她的工作热情得到老师、家长、同学们的认可与赞扬,很快的成为一名大家关注的教师。 几年后,上级主管部门突然有了晋升高教的指标。条件是必须有旗级以上的证件才可以填表,三子急得生了一场大病,也没有弄到。女孩知道了,从她的十几个证件中,把自治区级的给了他。三子感动极了,含着眼泪说“如果知道你这样,我拼了命也会把你弄到手。”女孩悄悄的走开了。三子请女孩到他家做客,饭菜准备好了,女孩死活不去,三子十分恼火。他哪里知道女孩怕他做出让妻子吃醋的事来。 时间在流逝,国家政策要求集中办学,三子与妻子及大舅哥都来到女孩的学校,三子任后勤主任。学校大了,人多了,他的地位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里的大事小事,没有他管不到的,有时他管的事,常常伤害到女孩。一次他竟然把女孩告到校长处,女孩很伤心大哭了一场。在以后的日子他们经常发生争吵— 几年后的同学会,都不知道什么事,两个人又争吵起来,大家不分理非,狠狠的批评一顿—---后来,女孩说,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用不了几年,我就退休了,见面的机会很少的,珍惜吧。他们的关系转化了许多。 此时弟弟仍然住在厉某家上学。一晃弟弟考上中专了,整整住了六年。她没有离婚的机会。四妹也考入了大学,这对一个穷困的家庭来说,实在是雪上加霜,婶婶、大娘说:“看着吧,准有一个走不了的”。妈妈哭着说“我一个人,怎么能供得起呀”。于是,女孩又全身心的帮助爸爸妈妈一起供四妹和弟弟读书。家里的农活几乎她包了。她的工资不够,就想办法借钱,离婚的念头越来越少。厉某是外地人,家里家外的事都得靠自己,我这辈子这样,下辈子还是这样啊,女孩感到很无奈与无助。 现在的她已是儿女双全的妈妈了。弟弟妹妹们都住在城里,生活有了质的变化,可以说有钱有势了。老家的父母多病,女孩照例的照顾着,无怨无悔,从不说什么。这几年父母的岁数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弟弟妹妹们想把父母接到城里住,女孩担心父母进城儿女们经济负担重,要把父母接到自己家养老。姐妹们各持己见,后来父母还是进城了。女孩与父母见面的机会少了许多,女孩非常思念父母。 女孩的两个孩子在妹弟的帮助下,进城读高中至考大学。厉某与女孩依然没有话语,女孩觉得好孤单、好压抑。她常常到院子里看星星,她说“爸爸妈妈喜欢睡懒觉,早起的时候要轻,不要吵醒她;我要努力给妹妹攒钱……”女孩与厉某依然没有话语,她好心闷、好压抑,便在院子里的草坪上看星星,边看边傻傻的笑。 附诗一组
七律 爱的记忆-初恋
文/海上彩虹
清笺笔下泪侵中,别后方知梦已空。
魁影常于堂内绕,笑声总在桌前融。
终因别处怀陈事,早为欢时索魄宫。
思绪万般何处晓? 新诗赋就化为虹。
七律 同桌 文/海上彩虹 楚河定位却无猜,皎皎童心洁似瑰。 题海争帆看硕果,书山竞步主平台。 深情垒起千秋梦,壮志裁成九域杯。 搔首年华时日远,金丹换骨笑千回。
七律 熟悉的校园 文/海上彩虹 青山脚下小楼旁,掩映浓阴总挂肠。 阵阵书声穉子路,声声絮语栋梁妆。 卅年望断春秋梦,一世漫谈桃李香。 念念情随时日远,留将清影醉斜阳。 七律 送别 文/海上彩虹 娘亲日暮与兄行,病卧车中神复生。 药裹关心怨总废,容颜照眼句还成。 只同絮语能星陨,自得操行觉夜明。 村外桥头风浪促,系轮何惜片时程。
七律 黄河 文/海上彩虹 黄河远上决昆仑,万里盘涡触海门。 呼号巨灵擎两峙,奔流浊浪汇三源。 身骑白虺堪能度,眼望蓬莱西复奔。 更有人间涛荡险,九重翻悦化金樽。 注:虺huī:虺:是一种早期的龙,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