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政纪颂 唐 · 来鹏
穆宗皇帝临大朝,与群臣言奏政事。群臣退而宰臣奏曰:「陛下问及乎政事,此三皇五帝之所徽美也;陛下不问及史臣,此三皇五帝之所弭已也。徽美者,将有乎闻也;弭已者,将有乎亡也。以闻之而又亡之,则陛下徒有宵衣旰食之名,规天条地之绩。与群臣言后,若飙然拂冠过冕,湮时销日,无得用于后。譬如十夫树杨,一夫拔之,无得以成其大也。政事群臣得陛下日问之,是十夫树杨也;史官执笔为陛下日远之,是一夫拔杨也。使后之人讶圣朝空晨虚夕,閒殿旷廷,无君臣咨谋洋溢之言,乏社稷安危强谠之说。是不亦远史臣,致不载其事。如拔去其杨,将弭已之谓乎?臣伏念贞观永徽之代,百官之有耳目,但听视天子而已。故言事者安论纾词,无疑权虑势。史官执笔于阶之下,天子侧旒于殿之上,奏者发诚于廷之中。是以正衙一开,则臣诚前而启之,帝旒近而镇之,史笔随而录之。由是君臣谋国图政之事,俞机都要之言,托业发神,丰编照物。偕籍于尧典,差光于天阳。至今见太宗文德,若三皇五帝之所徽美也。自永徽之后,宰执不正,窥伺是忌。针棘前后,阻越对扬。狼噬虎餐,持膏炫肉。盖以言多为已,惠不致君。内荏失中,畏使人听。乃奏史官与百僚俱退,然后宰臣请事。由是君有问而宰臣知之,史官不得与于闻。君有举而宰臣谋之,史官不得记其事。次第周行,检录制诰,与冗吏同工而已。臣尝涕泣以叹,岂有以一已之细,一性之忌,于黍晷圭景之间?苟嗜急须,回天遮上,使圣绪神绩,有嘉扬善讽,罔得闻于千万年,枉有谓明朝空晨虚夕,闲殿旷廷,无君臣咨谋洋溢之言,乏社稷安危强谠之说。若今踵而承之,则不惟臣有障聪蔽睿之刺,抑陛下虽有三皇五帝之所徽美,而若远史臣,则三皇五帝之所弭已也。抑又有一夫拔杨之谓欤?臣请史官执笔,当群臣奏事,随日撰录,号为圣政纪。臣立朝荷禄,幸甚。
穆宗皇帝动扆颔旒,怃然叹曰:「吁!朕罔敢粉名厥后,乃罔知厥后。然圣人存简策者,亦非以粉名也。盖存乎大国之典,鸿祖之业。我国有典,我祖有业。业在于典,典在于史。遏厥史不书,是尸馀于祖,涸业于典也。朕缵承圣绪,恭惟恪思。将念厥政,未尝不离安废酣,驰荒骛远。是以每与宰臣言,如簇天下一巡省。每见宰臣退,而展天下尽闻知。岂图臣蓄猾谋,公无同事,欲弄尾舌,先卫岩穴,隔斥史臣,占佞明后,致懿搜嘉访,不存尧典之书。善讽名猷,莫出清庙之什。史臣负我,不举其官。宰辅尽忠,厥闻有此。」由是诏史职,执史笔立于庭之下,录君臣胪句之必行,载刚毅进退之敢议,题其篇目曰《圣政纪》也。
至上之即位三年,有乡校小臣来鹄,居山泽间,常私心重惜史臣。以其史臣者,是当国之镜,千亿代之眉目也。因窥穆宗实录,得解愤释嫉于立史官为《圣政纪》者,追而颂出其事,以鉴今之廷列。故拜献其颂曰:
三皇不书,五帝不纪。
有圣有神,风销日已。
何教何师,生来死止。
无典无法,顽肩奡比。
三皇实作,五帝实治。
成天造地,不昏不圯。
言得非排,文得圣齿。
表表如见者,莫若乎史。
是知朴绳休结,正简斯若。
君诰臣箴,觚编毫络。
前书后经,规善鉴恶。
国之大章,如何寝略。
呜呼!
贞观多吁,永徽多俞。
廷日发论,殿日发谟。
牙孽不作,鸟鼠不除。
论出不盖,谟行不纡。
楹然史臣,蛇然史裾。
瞠瞠而视,逶逶而窭。
翘笔当面,决防纳污。
不梏尔智,不息我愚。
执言直注,史文直敷。
故得粲粲朝典,落落廷謇。
圣牍既多,尧风不浅。
颂编坦轴,君出臣显。
若俨见旒,若俯见冕。
无闲殿旷廷,无尸安素宴。
三皇不亡,五帝不剪。
太宗得之,史焉斯展。
暨乎后相图身,天子专问。
我独以言,史不得近。
丘明见嫌,倚相在摈。
秉笔如今,随班不进。
班退史归,惘然畴依。
奏问莫睹,嘉谟固稀。
取彼诰命,禄为国肥。
炯哉时皇,言必成章。
德宣五帝,道奥三皇。
如何翌臣,嚵肉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