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槐高柳咽新蝉。
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
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
琼珠碎却圆。
——宋·苏轼《阮郎归·初夏》
简析:
上片写初夏已至。前两句“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采用白描手法写环境。“绿槐高柳咽新蝉”,都是具有初夏特征的景物: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还有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一片阴凉幽静的庭院环境。“薰风初入弦”,又是初夏的气候特征。薰风,即南风。初夏时南风吹,用乐器的弦来比喻南风,化抽象为具体,形象感很强。这句中的“弦”字,很妙:以“弦”代“风”,是古人常用的比喻手法。如以“素手抽玉弦”写月光(李白《听蜀僧浚弹琴》),以“弦”代月。但此词用“弦”字来写“风”,更见新奇。接下来“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写室内景:碧纱窗下的香炉中升腾着沉香(即水沉)的袅袅轻烟。碧纱白烟相衬,不仅具有形象之美,且有异香可闻,显得环境格外幽雅。这时,女主人公正在昼眠,不料被落棋之声惊醒。作者用“棋声惊昼眠”来表现初夏的幽静和女主人公的闲适。
下片写这个初夏时节中的一个生活场景。过片写小池塘即小荷:“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这两句是全篇中最为工巧的两句,为世人所称道。这里“微雨过”是虚写,作者并没有交代下雨,而是通过“小荷翻”和“榴花开欲然”来间接说明。雨过天晴,池水如镜,风来则荷叶翻动,这景致已够清新可爱了,更有那石榴花开得如火如荼,更见出夏日的绚丽色彩。“榴花开欲然”,用“欲然”状石榴花开之红,极为传神。而“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两句,承“榴花开欲然”,写女主人公在清凉的水中玩弄着晶莹的泉水。这里,“玉盆”承“清泉”而来,“纤手”承“榴花开欲然”而来,结构紧凑自然,写得闺秀娴静、细腻,极富生活情趣。
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下片写动美,却从视觉落笔,用一幅幅无声画来展示大自然的生机。整首词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表现了初夏时节的景色及词人闲适的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