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三余草堂 于 2025-2-7 18:08 编辑
元代梵文准提镜赋
三余草堂
夫偶见一铜镜,铸自诸良工。考其年代,唯元是徵。百鍊而成制形,一面微凹有字;彻圆以应规范,一面光洁冰清。中有圆鈕,可以栓绳。既时荷于提挈,亦可藏以匣中。视图象之真影,明禅思以悦情。辉像昭夫日月,清质靓而昭明。鉴至诚于善下,彰灵贶于惠徴。法界有路,禅助其功。天地不弃,助太阳之朗照;日星同应,偕太阴之韵声。本造化之奇物,随时代得传承也。
观夫此镜,妙然天成。零点五薄厚,九厘米直径。背面镜钮突出,且镌一字;向外再分二区,文字规整谧宁。字口较深,出锋劲胜。铜中加银,镜面亮铮光凝;包浆熟和,手感细密沉静。宗教体裁,铭文规正。一般难以识读,龙盘梵语之文;字殊炳然,凤展禅心之圣。无人解通,幽奥难应。梵文乃佛教之经典,华言译之诠难;禅慧是正觉之心源,查报搜网解证。专家解语,乃元代梵文准提咒铜镜也。中区十六字,非寻常之镜能从;外区二十文,约四百五十克重。汉语音译为:“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南、怛侄他、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总含一切真言,准提咒之殊胜。修持须建法坛,奉道练磨三境。心寂为禅,教泽心净。妙理三乘,内外相应。方名脩持,万象清供。
礼虔应随十五之夜,面向正东诚虔。但以崭新之镜,置于佛坐之端。随力庄严诸供,应机自在静娴。但需结印在心之境,净沐燃点安息之香。咒镜一百八遍,自然心地端良。焚香去乎尘虑,诚敬开兮善端。随身携带,藏以锦囊。但待每欲念诵,镜置于前。每日诵咒,定结佛缘。信者不拘出家在家、群品悟法遵道;持斋何戒茹荤茹素,众生慧修何难。总能成灵智,无自我,承其义,开心颜。崇仰传经以助顺,万方虔释而无前。铜镜虽小,秘密诸多,诚敬诚供,法力无边。
斯事不可思议,盖视有异同,夫其物创为艰,而鉴无深浅。禅心涧法相,涵养天年;梵乐映心源,诚依佛典。一副菩萨心肠,千般香灯手眼。慧明有象,梵咒救心,妙法无形,莲经丕显。信者辄兴,疑者疏远。心斋通于上善,将审已于寸心;佛念是托形端,则拒恶而纳善。观造化之奇标,赞佛教之伟岸。 2008年8月成稿于薛城临泉书屋
一,依佛说经典讲,设有一种特别的镜子叫“准提镜”。只是修准提法时,不用像有些法门,大兴土木造立形象掘坛合香广修供养,而是以一面新的未曾用的镜子,再有一些儿安悉香(安息香)就办成了法坛。
二,汉唐以下,特别是明朝以后,即出现了门的准提镜。多是光洁面外环一圈全咒梵文,镜钮面菩萨背像,外环一圈全咒汉文,文字逆时针排列。也有只具梵文心咒的镜样存世。古代任何一种纹饰,都是有其寓意的,如龙凤纹多是涵有皇家贵族的气概,而鱼纹则具有广泛的民间性、人民性,可谓难能可贵。
这面元代梵文准提咒铜镜直径9厘米,厚度0.5厘米;俯视此镜,背面三条窄素镜缘将镜背面分为三个区域,由中间向外:镜钮区单铸铭文1字,中区16字,外区20字,文字规整舒展,字口较深,刚劲有力;镜面闪银质光泽;手感沉重,重量达到450克;整体包浆熟旧,精巧美观。
准提咒目前在《佛教念诵集》中作为“十小咒”之一,前后共有七译,今存者仅有四译,皆收于《大正藏》中。其汉语音译是: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南、怛侄他、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
历来宗教题材的铜镜不多见,佛教梵文加银铜镜更是凤毛麟角。那么为什么将梵文准提咒铸于铜镜背面呢?一是因为,梵文不仅是印度的古典语言,也是佛教的经典语言。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东汉传入我国。梵文佛典起初是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故又称“贝叶经”。当时大量的佛教经典和印度教经典《吠陀经》即用梵文写成。唐玄奘法师取经所带回的经书都是用梵文写成。二是因为准提咒是佛教信仰者不拘出家在家、或茹素与否都可以持诵的。修持准提咒的同时,还要修持准提坛法。具体内容是:建办坛法,但以一新镜未曾用者,于佛像前,随月十五日夜,面向东方,置镜坐前,随力庄严诸供养具,烧安息香及净水,然后结印在于心上,咒镜一百八遍,以囊盛镜,常将随身,每欲念诵,但以镜坛置于面前,结印诵咒。
由于准提咒之殊胜,总含一切诸真言。作为佛教密宗设坛用具,这小小一面铜镜竟有诸多秘密和法力,真令人不可思议,同时稽首赞叹佛教文化的伟大。
准提咒:可以静心的梵文准提咒,建议多听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e7c9609af3ed0677e44
准提神咒注音
来源: 了凡四训 作者:网络
◎ 神咒原文: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唯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
nā mó sà duō nán,sān miǎo sān pú tuó,
俱胝喃。怛侄他。
jù zhī nán, dá zhí tuō,
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ǎn, zhé lì zhǔ lì, zhǔn tí suō pó hē.
◎ 准提神咒注音:
nā mó sà duō nán,sān miǎo sān pú tuó,
jù zhī nán, dá zhí tuō,
ǎn, zhé lì zhǔ lì, zhǔn tí suō pó hē.
◎ 发音注解:
稽首:读作(qǐ起shǒu手),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稽不读(jī机)。
胝:读音为(zhī)。
南无:录音带多读为(nā那)(mó摩),《大悲咒句解》、《密宗秘法·特音》皆读(nā那)(mō摸)。今人多读成南(ná拿)无(mó摩)。另外,还有全读去声的。
飒:读音为(sà萨)。
怛(dá答)侄(zhí直)他(tuō拖)。注:“他”也有发本音(tā它)的。
唵:读(ǎn俺)或读(ōng嗡),汉语系佛教多读前者,藏语系佛教读后者。
戾:读作(lì隶)。
娑婆诃:有本亦作“梭哈”,译音不同故,两者皆可。
◎ 功德简介:
此咒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出自《准提陀罗尼经》。佛言:此咒能灭十恶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白法功德。持此咒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不拣净秽,但至心持诵,能使短命众生增寿无量。迦摩罗疾尚得除差,何况余病!若不消灭,无有是处。若诵满四十九日,准提菩萨令二圣者常随其人,所有善恶心之所念,皆于耳边一一具报。若有无福、无相、求官不遂、贫苦所逼者,常诵此咒,能令现世得轮王福,所求官位必得称遂(禅宗《传灯录》中引古人云: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是也)。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似如意珠,一切随心。(若只诵“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咒心亦可,准提菩萨同样感应;若时间和地点不便,或卧或坐或立或行,均可诚心念诵,出声默念均可。)
南怀瑾亲自示范达摩洗髓功,每天练习一遍就会出现奇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t421V7gJ/?spm_id_from=autoNext&vd_source=5700ba3a01c6fe7c9609af3ed0677e4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