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霸凌无奈苍天问
赏析徐利珍先生〔双调•折桂令〕代王某某父母说
朱梅香( 江西)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仅仅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个好人,让学生明理、进步、完善和发展的地方,将学生一切坏念头扼杀在萌芽阶段。所以家长对学校是一百二十个放心,就像寒暑假家长把孩子放到补习班、培训班一样,并不是要孩子增长多少知识,于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小孩常在寒暑假玩耍游戏出事。邯郸这次霸凌事件震惊全国,乃至海外华人都感痛心。为什么青少年学生有人会恶劣到沦为杀人犯的程度。我们再来看看徐利珍老师是怎样用沉重的笔法描述这件令人痛彻心扉的事。
〔双调•折桂令〕代王某某父母说(通韵)
作者/徐利珍(内蒙古)
霸凌案喋血邯郸,燕赵蒙羞,华夏潸然。本是同窗,今成泡影,命殒黄泉。正少小清纯靓眼,好前程幻化成烟。人不宁安,事惹心寒,公理何容,哭问苍天。
首句:“霸凌案喋血邯郸,燕赵蒙羞,华夏潸然。”作者句句喷怨字字含血声声带泪,可见此事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心灵震撼。平日眼里含笑睑上稚气未脱的同窗好友,竟成了恶语相向棍棒相加打倒活埋的人,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燕赵自古义气当先民风淳朴,却出这档子事弄得影响极坏真是辱没祖先。华夏炎黄子孙面上流泪心中深思,中国的青少年怎么会如此德性,几千年的文明伦理学到那里去了,人性至善至美学到那里去了,同学之情共窗之谊又到里去了。
“本是同窗,今成泡影,命殒黄泉。” 同学本是几年之缘相伴一生的挚交好友,又没有利益冲突人际关联,怎会仇恨至此伤害性命。为什么不用宽容的态度爱护同学珍惜生命,再者,这样的青涩年华,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怎么能头脑发热将杀人当儿戏。将同学本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风景线变成腥风血雨;本是生命河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变成珠碎情断,一切化为泡影。谁不知儿死娘断肠;儿死父心煎,十多年的养育之情怎能割舍。而杀人者自掘地狱,怎下得出手,弄得天怒人怨。
“正少小清纯靓眼,好前程幻化成烟。” 作者怀着怜悯之心落笔惊风,诉说着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就这样来不及开始就结束了;来不及再见就永别了;来不及长大就夭折了。生命是多么宝贵,却失去了,而不是天灾却是人祸,一个正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初中生,就这样被没有道德、没有素质、没有爱心的同学杀害了,多么令人惋惜哀叹;多么令人意想不到;多么令人不堪回首。而使美梦成空前程葬送一切化为云烟。
“人不宁安,事惹心寒,公理何容,哭问苍天。” 作者笔力凝重入木三分,哭问苍天更是此曲的点睛之笔,人到哭问苍天,就是遇到了人力解决不了的事,感到绝望、失意、心死。霸凌事件发生,亿人夜难安寝,有的外出打工的父母都辞职回家,接送孩子上下学。因为中华民族很重视血脉亲情,辛苦劳作都是为了供养儿女孝顺父母。可见逝者父母何等的心寒、何等的悲哀、何等的痛苦。人性何在、天理何在、法治何在、平安何在,真是问天天不应;问地地不灵;问人人不语,只能无言看着一江逝水向东流。
校园霸凌,不仅伤害了学生身体,还严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些学生由此产生恐惧心理,难以集中精力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不能正常完成学业。有的学生也不得不挤出时间和精力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由于担忧校园霸凌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许多家长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的家长甚至求助于相关法制机构,使校园正常秩序遭到破坏。通过学习徐利珍老师〔双调•折桂令〕代王某某父母说之曲,有一点点感想分享给大家。
一、校园霸凌产生的原因
与学生人格特点与价值观等方面有关。学生思想单纯,可塑性和遵守社会规范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对于成年人世界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很容易受外界诱惑,逆反心理较强,爱模仿,情绪偏激,对朋友很讲哥儿们义气。这样模仿他人崇拜的一切行为,反映到同学身上就成了欺凌。以大欺小,以群欺少,以暴制暴,冲动报服。通常喜欢霸凌的同学成绩差,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从而想智力不行就想用武力弥补自卑心理,寻找平衡。
二、学校管理层原因
预防治理措施匮乏,不及时制止上报,将欺凌事件当做纪律问题,而不是犯罪问题进行处理,学校担心人们会排斥带有不安全标签学校,给学校的日常工作带来不便,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招生,不敢正视现实的后果,丧失减少校园霸凌事件的机会。在易发生欺凌的地方如:浴室、厕所、寝室、回家的路上没有监控系统。受欺凌的同学又逆来顺受,以至恶性循环而导致不可挽回的现象发生。
三、家庭社会因素
随着八十年代的计划生育实施,人们对小孩只养不教现象普遍,爷爷成孙子,孙子成爷爷的乱伦现象随处可见,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成了不教育的坚强后盾。令可受儿孙的气,不能受儿孙的欠为指导思想,使青少年智力超越而德智低下,感情脆弱受不了一点委屈,自杀跳楼时有发生,弄得老师不想管家长不敢管,任其自然。遇到凶杀、色情、黑道等腐朽文化的影视和书籍,就会严重侵蚀青少年的思想,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中华民族的经济是发展了,但是道德素质的教育理念需要加强和提升。作为现代的文化战士,拿起手中的笔,为宣传道德教育出份力发份光是责无旁贷的。徐利珍老师敢想敢写,直面血淋淋的事实,冲锋在前。我也就跟在后面呐喊助威。徐利珍老师这首〔双调•折桂令〕代王某某父母说之曲,语言严峻音韵铿锵,令人振聋发聩引人深省。常言道: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对校园霸凌事件应合理裁判,以示公道自在人心。对各种霸凌视屏杜绝在校内播放,孔子曾说不好的事情只能用作教育,不能将细节公知而众,以免产生恶性效应。希望学校里不要再出现霸凌无奈苍天问的痛心事件,宣传弘扬中华文明,带着正能量走向新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