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北因诗词而精彩,诗词因萝北而靓丽
——《界江之韵——萝北百年诗词集萃》首发式上的发言
赵日新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界江之韵——萝北百年诗词集萃》首发式,看到这么多领导和嘉宾出席,深深地感到大家对萝北诗词界的关心与厚爱。萝北大地,是文化的沃土,是旅游的圣地,近百年来,萝北诗家云集,留下了千姿百态、耐人寻味的大量诗篇,她丰厚了萝北的文学底蕴,健硕了萝北的文化遗产。 我们历时一年多的艰辛,集结百年的精髓,这本属于我们萝北人自己的诗词选集终于与大家见面了,我作为诗集的编者之一更是诗集的作者之一,感慨万千,颇觉荣幸。这本书是萝北第一部诗词选集,将为萝北的山水增光添彩,为萝北的人文争光壮色。我有一个感觉,我们今天正在做的这件事情,正在开展的这个活动,也会被载入萝北发展的史册。 年初,萝北县诗词协会就将这本诗集的编纂纳入重要日程,诗协王国祥主席亲自挂帅,组建成立编委会。国祥老师多次到县委宣传部、文化广电体育局、文联等单位,联络协调,并得到了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宣传部赵部长、文联焦主席、文广体局李局长亲临编辑会议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编委成员每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只能义务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业余时间。此间,国祥主席亲自驱车前往档案局、共青农场等地搜罗徐先国等前辈作者的资料。资金尚未落实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诗集的按期出版,他又自掏腰包垫付书款。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编委会向给予该书出版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领导致以深深地感谢!向付出艰辛的王国祥主编表示诚挚的敬意! 回眸这本诗集的编撰过程,我想说,它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几个字。先说天时:从大背景上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从而诗词这颗堪称国粹的璀璨明珠,在全国各处闪闪发光,得到弘扬。因此,这部诗集的出版可谓适其时矣!再说地利:从地域上说,萝北文化多元。土著、掘金、垦荒、抗联、知青、界江独具地域特色的六大文化相互交织,相互融合。诗书之雅,风俗之淳,深深融入萝北人的血脉,因此,这部诗集的出版可谓适其地矣!那么我们看一下人和:从萝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状上看,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各行各业蒸蒸日上。一年前萝北县诗词协会应运而生,诗人们吟诗唱词、歌颂时事风物、寄托幽怀高情,因此,这部诗集的出版可谓适其人矣! 在编辑这本书中由衷体会到萝北诗人的历史使命感、时代紧迫感和社会责任感。书中遴选出来的五百余首作品,都是在用传统艺术展现着当代生活,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积极的现实意义。诗人们笔承唐宋,对改革开放的新成就放声歌唱;心系乡情,对萝北物华天宝的青山秀水倾情描绘。比如说,收入书中的王同兴老师的《国耻石》,这首诗曾荣获中华诗词学会官方承认的最高奖项华夏诗词奖一等奖。全诗所吟咏的正是萝北太平沟黑龙江畔的那块刻有‘此石可烂倭匪之仇不可忘九一八”字样的石头。开篇“江流淘不尽,石刻恨深深”,江水奔流不停,却不能把刻字淘洗磨去,因为字刻得深,同时也说明刻字人的愤恨很深。这既是写实又象征刻字人的愤恨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愤恨,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退出历史的记忆。再看他那句“激励后来者,长为义勇军”一语收篇,凝结了全诗的主旨。我们希望和平友好,但我们不能丢了底线。全诗充盈着现实意义,有如行云流水,耐人品味。其艺术功力之精深,令人称道。正是我们萝北的历史风情孕育出这样的诗篇,获奖是必然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诗集中所收录诗稿可谓字字珠玑,篇篇佳句。无一不彰显着萝北人的风格和特色,或欢欣鼓舞、或豪情奔放,既有惊风雨、泣鬼神的精彩,也有充满哲理的情趣。书中吟诵的是萝北大地的声音,是当代生活的声音。这些声音流淌的是中国传统的血脉,镌刻的是国学国粹的印记。萝北的诗人为萝北的发展提升了软实力。 各位诗友,各位同道,让我们凭着对诗词艺术的一腔热情,凭着对家乡文化的一份担当,坚毅地撑起萝北诗词这片蓝天。让萝北因诗词而精彩,让诗词因我们而靓丽!最后,不揣浅陋,凑几句歪诗,表述一下感怀: 江波轻耳语,句句起长虹。 濯浪胭脂远,推风气韵雄。 三思平复仄,一跃淡而浓。 聊取几多梦,芳秋灿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