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中君子数春兰
赏析熊树忾先生〔黄钟•出队子〕春兰
朱梅香(江西)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兰花的淡雅和宁馨显得尤为珍贵。兰花潇洒从不邀宠,常与野草结为邻里。不与牡丹夺华贵;不与桃李共争春;不像杨柳随风倒;不学浮萍到处漂。平凡之中显得高洁,花中君子搏得雅名,骨格清奇禀性纯真。人养花根,花养人心,孕育着泱泱中华民族魂。赏兰花,品清茶,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我们都要像兰花一样,活得从容、自在、芬芳。我们再来看看熊树忾先生是怎样用如椽大笔描摹春兰的。
〔黄钟•出队子〕春兰
作者/熊树忾(湖北)
凌寒初放,荒山移静廊。不追红艳且低昂,心寄春风犹带芳,根托香尘深入壤。
首句:“凌寒初放,荒山移静廊。” 作者熟识农历二月是兰花开放时间,天气乍暖还寒,人们上山赏春踏青,看到了那些婀娜多姿的兰花,在微风的吹拂下,如同一群轻盈的仙子在翩翩起舞,爱不释手,连根带土搬迁到家里走廊或阳台上,朝夕相伴。兰花,优雅而不谄媚;柔美但不软弱,寒意料峭中,以它独特的姿态,挑战着生命的极限,静默不语的绽放,似乎在诉说着对春天的期盼与渴望。素雅的色彩和独特的香味,仿佛让人陶醉在自然的怀抱中。
“不追红艳且低昂,” 作者脉络清晰形象逼真地描画兰花那曲项向天歌的精神。是的,看似兰花都是低头的,但每个花瓣却是张扬的。就像人生,无论你上到那一层台阶,阶下有人仰望你;阶上有人府视你。你抬头不要自卑;低头不要自得。不要与他人攀比,认清自己的位置;看清自己的价值;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作用。遇到能力比你强的人学三分,遇到与你能力旗鼓相当的人让三分,遇到能力比你差的人让三分帮三分,遇到年龄比你大的人敬三分,路多走三分,事多做三分,人生便能再丰富七分,这三分都做到了人生必定增强七分。
“心寄春风犹带香,” 作者文笔流畅托物言志,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感恩的心,用最好的报答寄赠春风,是春风帶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因此,感恩是一种风景;一种心态;一种礼赞。兰花感恩春风用芳香酬谢;田地感恩农民用稻麦酬谢;儿女感恩父母用微笑酬谢。感恩自然,赐予我们阳光、雨露和空气,让生命得以延续;让心灵不再孤单;让生活不再平淡。我们赏兰花,也要感恩兰花带给我们的美丽、清香、温暖、高贵。
“根托香尘深入壤。” 作者针线细密,逻辑严谨,详略得当,说理充分。是啊,兰花是生活在滚滚红尘中,扎根在肥肥土壤里。见此,不由自主的想起宋朝灭亡后,郑思肖的画作中,兰花疏根简叶,且根不着土,飘在空中。将满怀壮志难酬的激愤之情落笔纸上,意气横生,“露根兰”成为千古佳话。这露根之兰,便是画家刚正坚强的灵魂。而今天作者笔下书写兰花是根托香尘深入壤,是与以上典故成鲜明的对比。确实,如今国富民强,根深叶茂,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兰花盛开了,绿叶与花朵相映成趣,它的美丽如同一首动人的诗篇;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花瓣轻轻摇曳,花蕊缕缕飘香,如同一个端庄娴静温文尔雅藏着心事的少女,绽放出自然的韵味和生命的美好。而那种恬淡的春天的气息,温暖的传递给整个世界的每个角落。兰花象征着真挚的友谊,古时有义结金兰的典故。兰花还象征着出众的才华和高洁的品质。通过学习熊树忾老师〔黄钟•出队子〕春兰之曲,有一点点感想分享给大家。
一、兰花的精神
兰花象征着高贵优雅,是中华文化中的传统美德,代表着精神的高尚与纯洁的品质。它的花语包括“清雅高洁、清雅脱俗、高洁不凡”,寓意深远。兰花的美不仅体现在其外在形态上,更在于其所蕴含的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精神品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花与“梅、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尚情操。兰花的品质和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
二、兰花样的人
井冈山有位烈士,就是朱德前妻伍若兰,被命名为井冈兰。她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英勇奋斗,为了掩护毛泽东和朱德他们撤退,而不幸被捕壮烈牺牲。朱德一生为了纪念她,不管住在那,就亲自种植兰花,以示怀念。革命烈士刘胡兰,也像兰花一样,生命短暂只活到15岁,就被敌人杀害。毛主席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还有数不清像兰花一样芬芳动人心弦的烈士,他们永垂不朽。
三、兰花的习性
兰花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它的观赏价值很高。兰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绿、黄绿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为名贵。兰花的香气,清而不浊,一盆在室,芳香四溢。兰花喜阴,怕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宜空气流通的环境。春兰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幽静安娴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熊树忾老师像兰花一样,几十年默默在诗词曲花园里播种芬芳,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熊树忾老师这首〔黄钟•出队子〕春兰之曲,是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奋斗在一线的文化战士和为他自己苦心扶持后启之秀传承发扬光大国粹而艰苦卓绝笔耕不辍的缩影。曲味浓郁活色生香,将春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让读者深深体会到花中君子数春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