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4-10-3 23:06 编辑
短评一则 月夜宿金台山寺 作者/官立明 云峰遥白径,黛岭漫天音。 泉落铗弹事,尘空月照林。 钟声灼真性,法水涤迷心。 紫陌何堪执,胡麻饭胜参。 作为禅诗,写的很不错。 首联从大空间角度写金台山寺的自然之景,一视觉,一听觉,是大写意笔法,按王国维的境界说来看是属于“无我之境”。 颔联是近观,亦即深入境中的所思所感所见,同样是视听之觉。 前两联就金台山寺的环境入手,有空间与时间的变化。云峰、白径、黛岭、落泉、月色、空林,构筑了一个远离尘嚣,清旷悠远的化外之境,为所要表达的禅意构筑了一个外在的波若世界。 值得商榷的是“铗弹事”典故的运用是否合适?一则从对句来看,上联用典,下联最好也用典(形成正反用典),才能形成风格上的匀称感,这是艺术形式上的直觉审美,不是硬性的规定。二则冯谖弹铗之典用在颔联,出句与对句,一沉著,一空灵,格调上不协调,破坏了前两联体现的禅境。愚以为,前两联只须营造意境即可,不必太着急表露对尘俗世事名利的感受。所以颔联出句可改为类似“泉落风消处”之句,与对句“尘空月照林”形成诗意关联上的流水对。这样,前两联构筑了一个完整立体的禅家境界,显得纯净通透且悠远深邈。三则颈联“真性”、“迷心”二词才是禅理体现之所在。颔联改后,与颈联在承转内容结构上处置的完美无缺,每一联各自发挥应有的功能。 尾联对句“胡麻饭胜参”表意过于笃实了。出句“紫陌何堪执”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尾句在表意上就无须使用笃实之句,使得尾联缺少意味。好诗结尾句应有余味才好,最佳方式还是用情景句,故改为“当轩解素襟”之类的诗句。 (注:官立明先生,愚同城诗友,常有诗作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