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诗妖 十四
“南风起,吹白沙,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 ————《晋书.五行志》 这首诗妖是晋惠帝元康年间京洛广泛流传的一首童谣,是民间关于晋惠帝皇后贾南风、赵王司马伦这两个野心家谋害皇太子的预言。后来验证,这则民间的预言应验了。黎民百姓寻常巷陌之小民,能这样准确地预言天下大事,值得我们展开联想。 然而,我们在这要强调的是害人者的结局,皇后贾南风、赵王司马伦的结局。 要解读这首诗妖童谣,需从晋武帝说起。公元265年冬十二月,司马炎接受魏元帝禅让,登上皇帝大位,是为晋武帝。泰始三年春,武帝立八岁的司马衷为皇太子。泰始七年,晋武帝将纳卫瓘之女为太子妃,然而没有几天就动摇不定,这是因为贾充的党羽荀勗、冯紞之流为贾充出谋划策,导致晋武帝开始沉吟,于是留下“五可”“五不可”的典故。晋武帝最终改变主意,选取贾充之女为太子妃。 围绕着晋武帝的“五可”“五不可”,我在《晋书随笔》中 有一篇《晋武帝好沉吟》,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 《资治通鉴》认为,贾充之女贾南风是如何成为太子妃的需要特别强调,以引起后人借鉴,所以用笔墨之多反复来讲。《资治通鉴》以《晋书》为蓝本,写贾充其人:“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自文帝(司马炎之父司马昭)时宠任用事,帝(武帝司马炎)之为太子,充颇有力,故亦有宠于帝。充为人巧谄,与太尉、行太子太傅荀顗、侍中中书监荀勗、越骑校尉安平冯紞相党为友,朝野恶之。……” 《晋书》记下武帝好沉吟,他曾为纳太子妃而沉吟他沉吟道: “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 卫公,卫瓘也。卫瓘,字伯玉,学问深邃广博,为政清简,甚得朝野声誉。其草书卓著一格,与索靖号为“一台二妙”。贾公,指贾充,贾南风父也。贾充邪佞,卫瓘忠良。《晋书》分别为卫瓘、贾充立传。 贾充之女贾南风奇丑无比,《资治通鉴》为此特意加上一笔:“荀顗、荀勗、冯紞皆称充女绝美,且有才德,帝遂从之”。 晋武帝司马炎明知贾充之女丑而短黑,而且家世“种妒而少子”,却被贾充一党的荀顗、荀勗、冯紞蛊惑得晕头转向,也跟着黑白颠倒起来,居然认为贾家女贾南风绝美而且有才德。如此看来,奸险邪佞之徒是多么可怕,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公元272年2月,“皇太子纳贾妃,妃年十五,长于太子二岁”,这个太子,就是武帝司马炎之子司马衷;这个太子妃,就是贾充之女贾南风。所以《资治通鉴》在录毕上述文字后批注道:“为贾氏乱晋张本”! 后来,武帝发现太子妃异常酷虐,想废之,终因贾充一党荀勖冯紞之徒蛊惑而不废;武帝发现太子痴呆,亦想废之,又不果。 武帝总在沉吟,又是想废而不废。武帝当断不断,武帝不能有正确的决断,还是以贾南风为太子妃,还是以太子为太子,他为西晋短命而酿下一杯苦酒。 ·《资治通鉴》也记下晋武帝为纳太子妃而沉吟的场面,写出晋武帝内心纠结:“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氏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氏种妬而少子,醜而短、黑”。 提及西晋,还是要从大气象大气魄说起,还是从一首诗说起吧,因为大气象大气魄之后便是另一番景象;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是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这首诗前两联写摧枯拉朽,翻天覆地,气势磅礴不可阻挡;后两联意绪苍凉,不可卒读。 刘禹锡撷取西晋灭吴这一历史场景,再追溯六朝之盛衰兴亡,复尔眼下之所见,实乃讽托“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耳。 由刘禹锡的这首诗,想到晋武帝之变;想到晋武帝被谗佞所包围而为选太子妃之沉吟;想到那个女人贾南风祸国殃民之罪恶,想到西晋一统之后急剧走向没落的故事;于是想到那首诗妖:“南风起,吹白沙,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 还是要说一说晋武帝。武帝太康元年春夏之交,晋灭东吴,遂有刘禹锡所描述。大举胜利,大有俘获。太康二年春,东吴孙晧的五千美姬被纳入晋武帝怀中。这位晋武帝,俘获什么不好,为什么要俘获会使帝王短命的具有倾国倾城之美的女色?而且一俘获就是五千人? 史载,“帝既平吴,颇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怠将万人。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竟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羊车。” 什么样的车称之为羊车?《晋书》说,羊车一名辇车,《资治通鉴》补充说,是用羊驾驶的车。《资治通鉴》的补充很必要,所充添的细节为读者提供了西晋之生命必不久长的根据。 晋武帝自己奢靡,他的臣子们更是无拘无束任情奢靡。西晋于公元265年建国,公元280年灭吴,之后遽然一变,仅十几年时间,西晋已然步入夕阳西下之晚景。 其实,晋武帝在灭吴之前已被谗佞邪僻误导了,他已被谄佞的贾充、荀勖、冯紞等人误导,在选太子妃一事上已看出全貌。 贾充一党极力反对灭掉东吴,他们巧舌如簧,可是在羊祜、张华、杜预等社稷重臣的坚持和催促下,晋武帝才步入正途,统一了天下。 公元289年寒冬,晋武帝由于“极意声色,遂至成疾”,至来年暮春三月,病得不可救药,驾崩。晋武帝司马炎五十五岁就死了。 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当年的太子妃贾南风自然而然地登上皇后宝座,但她不视蚕桑,不去母仪天下,她要把江山社稷据为己有,主宰天下。 明明有“五可”、“五不可”的正确判断,晋武帝为什么还是以贾充之女为太子妃?这与皇后也有关。《晋书》、《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后(杨皇后)固以为请,荀顗、荀勗、冯紞皆称贾充女绝美,且有才德,故遂从之。” 杨皇后原来在纳太子妃一事上,与荀顗、荀勗、冯紞结为一党。这几个人把晋武帝煽惑得天地倒转,黑白颠倒。 贾妃贾南风十五岁那年的春二月与太子完婚,成为太子妃。皇太子司马衷当年十三岁,他是个弱智,对妬忌多权诈的贾南风“嬖而畏之”。成为皇帝的司马衷只是一个傀儡,贾南风成为皇权的实际主宰者。贾南风时年三十三岁。 贾南风于是把她的大恩人杨太后废黜,把杨太后抛进金墉城,再活活把杨太后饿死。 武帝在世时,太子妃贾南风曾随意杀人。她怀不上孩子,因嫉妒,曾“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贾南风如此等等,令武帝决意废黜她。又是杨皇后、荀勗、冯紞一党保护了贾南风。 太子妃时的贾南风竟然如此残暴,晋武帝死后,那个专权而主宰皇廷的贾南风将是如何? 除了残暴,除了权势欲而外,贾南风的私生活极其糜乱。成为皇后之后,淫虐日甚。她居然命人拦截道上美少年,载以簏箱入宫,淫欲之后,往往杀之。贾南风发泄淫欲,再把美少年杀掉,是怕走漏风声,然而还是风声四起,走漏了消息。 把《晋书》一个有关这样恣肆淫荡的细节,录之如下:“洛南有盗尉部小吏,端丽美容止,既给斯役,忽有非常衣服,众咸疑其盗窃,尉嫌而辯之。贾后疏亲欲求盗物,往听对辞。小吏云:‘先行逢一老妪,说家有疾病,师卜云宜得城南少年厌之,欲暂相烦,必有重报。于是随去,上车下帷,内簏箱中,可行十余里,过十余限门,开簏箱,忽见楼阙好。问此是何处,云是天上,即以香汤见浴,好衣美食将入。见一妇人,年可三十五六,短形青黑色,眉后有疵。见留数夕,共寝欢宴,临出赠此众物。’听者闻其形状,知是贾后,惭笑而去,尉亦解意。是他人入者多死,唯此小吏,以后爱之,得全而出。” 这段文字,如柳泉居士笔法,细节文字检点而语意缤纷。是可玩味。因为皇后贾南风太爱这个小吏,所以淫欲之后没有杀他,还给他很多财物,这也许是想着与其来日再共寝相欢的缘故,然而贾南风还有来日吗? 贾南风不能长期控制时局,她无力也无能主宰天下。她的本事完全与她的形貌一样,极其丑恶,极其卑劣,且极其狠毒乖戾,她只能一时,何来长久? 于是有了八王之乱,有了五胡迭起的永嘉之乱,于是西晋灭亡,西晋仅存五十一年。 贾南风为了巩固地位,谋划着,杀戮着,前行着。她与赵王司马伦来来往往,孰料司马伦同她一样,这两个野心家各有各自的盘算、权数。当合力翦灭共同敌人之后,司马伦原形毕露,率兵逮捕皇后贾南风一党。贾南风被废居金墉城,旋即以金屑酒赐死贾南风。 这是发生在公元300年的故事,贾南风至此已执政十年。公元291年她把杨太后废囚金墉城,把杨太后饿死在金墉城,再杀太子司马遹一族,贾南风十年后她的结局原来也是这样。 贾南风时代,有一个小团体,名曰二十四友,他们各有自己的故事。值得提一提。 贾南风操控傀儡而令天下,贾谧参与国政,贾谧的权势日见隆盛。贾谧,是贾南风姊妹之子。贾谧广交游,好文学,围绕在他身边的二十四人被称为二十四友。他们是:郭彰、石崇、陆机、陆雲、和郁、潘岳、崔基、欧阳建、繆征、杜斌、挚虞、诸葛诠、王粹、杜育、邹捷、左思、刘环、周恢、牵秀、陈眕、许猛、刘讷、刘舆、刘琨。 二十四友,文韬武略,但亦自各有瑕疵,各有故事留于青史。石崇、陆机兄弟、潘岳、刘琨等人,今人还被津津乐道。 司马伦篡位,权势熏天的贾谧还能活下去吗?司马伦杀贾谧,杀郭彰,杀石崇,杀潘岳、杀欧阳建,但二十四友中的人还有一些躲过此一劫。 王子安《滕王阁序》曰“敢竭鄙诚,龚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我在年少时读《藤王阁序》这一结句,其中的潘江陆海是谁,是知道的,可是典出何处,浑然不觉。一直到读《晋书》之后才知道。 《晋书》列传五十五收有《潘岳传》,列传五十五之史臣曰:“(陆)机文喻海,韫蓬山而育蕪;(潘)岳藻如江,濯美锦而增绚。” 潘江陆海,喻才气之大,正因才气如江海,钟嵘的《诗品》才把潘岳、陆机的诗作列为上品,钟嵘《诗品》曰:“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钟嵘先于《晋书》作者(史臣),故潘江陆海当出自于钟嵘那里。 读《潘岳传》,一些感受至今难忘。潘岳之美,美得极致,他是风流倜傥的美男子。潘岳与“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的夏侯湛是挚友,他们都是才华横溢,都是美男子,他们“每行止同輿接茵”,因此京都谓之“连璧”。然而夏侯湛没有成为二十四友之一。 史臣写潘岳之美,调动多种手段,在与张载的对比描写中,令人茶余饭后。潘岳和张载在洛阳各有所遇,相貌丑陋的张载被小儿以瓦石掷之,不得不委顿而归,而潘岳却有另一番待遇:妇人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美男子竟然是这样惹异性喜欢,魏晋风俗可窥一斑。然而潘岳不得善终,丑得再不能丑却闲雅博学的张载倒能躲开八王的聘请,得以善终。 潘岳被司马伦定为夷三族之罪,与母亲诀别之际,潘岳愧谢曰“负阿母”。《资治通鉴》为之补曰:“初,潘岳母常诮责潘岳曰:‘汝当知足而乾没不已乎?’及败,岳谢其母曰‘负阿母。遂与石崇、欧阳建族诛。”诸如上述,读者不由不感到,潘岳之死,自取之! 与钟嵘同时代的刘勰,是一位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几次提到潘安和陆机:“潘岳敏给,辞自和畅,钟美于《西征》”;“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又如“(潘)岳、(夏侯)湛曜连璧之华,机、云标二俊之采”。刘勰对潘江陆海是这样的解读。 潘岳的代表作是悼念亡妻的三首《悼亡诗》。他的悼亡诗影响深远,自从他的悼亡诗问世后,悼亡诗就成为悼亡妻的专有诗篇,不再是悼念其他死者的文字了。 潘岳的悼亡诗共三首:《荏苒冬春谢》、《皎皎窗中月》、《曜灵运天机》,《昭明文选》三首都选录。《诗品》选有《荏苒冬春谢》、《皎皎窗中月》两首,《玉台新詠》也选有这两首诗。《古诗源》亦选有这两首,沈德潜对潘岳诗评价很是一般,但对这两首评价是“其情自深也”。 潘岳党于贾南风,一度推波助澜,谋害太子司马遹,虽被族灭,然亦是殒首邪僻刀下,其情悲悯若此:潘岳能留下的不仅诗文耳。 石崇、陆机兄弟及其他二十四友,不再赘述。 “南风起,吹白沙,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京洛广泛流传的这首童谣,《晋书》的《五行志》有记载。我们还是收住笔墨,回归本文正题。 这首童谣中的“南风”,语意双关,实指贾南风一人。晋五行是金,金,属白色。白沙之白,晋惠帝太子司马遹小名叫沙门,白沙,隐喻太子司马遹。司马遹的生母是谢淑妃。太子司马遹是贾南风、司马伦篡夺天下的最大障碍,所以这两个野心家合力杀害之。贾南风与赵王司马伦谋杀太子,贾南风派人“以药杵椎杀之”,之后再杀谢淑妃。鲁国,是贾谧的封地,其权势煊赫。“千岁髑髅生齿牙”,其中的千岁,指谓赵王司马伦。这首诗妖说的是贾南风、贾谧与司马伦合伙作乱,太子司马遹及其生母被杀害。一句“千岁髑髅生齿牙”分明写出野心家的狰狞面目。 史载,贾南风执掌朝政,外戚贾谧、郭彰(贾南风之母郭槐的堂弟)及其一党“权势愈盛,宾客盈门,势位之家,更相荐托,货赂公行,有如互市。鲁褒那篇著名的《銭神论》就是在亲眼目睹如此世道之后而写就。《銭神论》不仅写出贾南风一党的种种姿态,也勾勒出身居高位者肆无忌惮而谋私的行径。 “南风起,吹白沙,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 这首童谣直戳贾南风、赵王司马伦的野心,表达了对晋惠帝之子司马遹的忧念不已。这首预言说中了,太子司马遹被废,被司马伦贾南风椎杀之。 贾南风能杀害太子,她的结局会怎样?她能够控制驾驭司马伦吗?当然不能,她哪是司马伦的对手。两党合作结束了,贾南风末日到了,她被废,被囚禁,被赐死。 赵王司马伦矫诏赐死贾南风之后,于公元301年春即帝位,尊晋惠帝为太上皇。同年三月,齐王司马冏讨之,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相应起兵,弄得司马伦及其谋主孙秀日夜祈祷,厌胜以求福,并使巫覡决定选战日,如此等等,鬼神岂能侑助之。帝都中百官将士亦应三王,京城兵变,诛杀孙秀,晋惠帝复位。司马伦曾将贾南风囚于金墉城,赐金屑酒鸩杀之,而今他自己又被囚居金墉城,旋即被赐死于金墉城,他的诸子亦皆被诛戮,以绝后患。 “貂不足,狗尾续”,这是司马伦制造的政治笑话。由“貂不足,狗尾续”遂有“狗尾续貂”这个成语典故流传于今。 贾南风死了,司马伦死了,虽然如此,西晋内乱仍在扩散。更为严重的是,诸如刘渊刘聪父子、李雄、以及后来的石勒、慕容氏、苻坚等構作的五胡乱华,接踵而来,他们成为贾南风、八王之余绪,成为两晋一个重要的标志。 关于贾南风之类的童谣,在《晋书》的《后妃传》中亦有记载。 读《晋书》中的这首诗妖,会想到贾南风的母亲郭槐。郭槐因为贾南风无子,常开导贾南风善待太子司马遹,慈爱太子,以求后福。“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郭槐临死之际,再次告诫贾南风,勿以贾谧诸人败事。贾南风哪里听得进去!郭槐是出了名的忌妒狠毒的女人,郭槐因为忌妒而连死两子,以致她与贾充老来无子,她做了很多背天害理的事,临死却能千叮咛万嘱咐,以己之悟告诫亲生骨肉,孰料一切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