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5|回复: 37

守岁与守岁詩

[复制链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08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2-1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守岁与守岁詩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08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人民把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大年三十,叫做"岁除"。"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最后一天的晚上就叫"除夕"。这一说法向古至今全国通用。除夕守岁是一种传统,代表了一种文化。"一夜连双岁,五更接二年。"守岁是春节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民间非常重视它。《风土记》中说:"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守岁这一风俗开始于南北朝时代,梁朝人庚肩吾、徐君倩都有守岁的诗文。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诗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08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08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唐宋,守岁之风遍及城乡,守岁的概念也有了更严格的界定。杜甫在《杜位宅守岁》诗中说:"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孟浩然也有"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的诗句。苏轼在《岁晚三首序》中留言:"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此。"这时的文化氛围,较前更为浓盛.文人骚客书联作画,吟诗赋词无所不用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08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除夕守岁合家欢聚,谈笑风生,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而诗人则爱秉烛赋诗.以苦吟而闻名的唐代诗贾岛,喜欢在每年的三十夜"祭诗"。每至除夕,"必取一岁之作置几上,焚香再拜,酹酒积‘此吾终年苦心也’."(《唐才子传》)而后痛饮几杯,赋以新诗。不少文人留下了"守岁诗"。苏轼的《守岁》诗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08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如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08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抒发的是惜时如金的思想感情.重在勉励自己把握今天,不让远大的理想付诸东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08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
三十六年都浪过,偏从今夜惜年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08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常振起写的一首很好的《守岁》诗。从第一句中可见,我国古代守岁还可以到别人家去守,并不只限于在自己家里。未尾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要珍惜时光,从今夜做起,不负韶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1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08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4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我记事时起就知道,我们里人守岁,由于大人多,自古形成了两条不成文的规矩。一是要在火垱里烧在火取暖,所谓"三十夜的火,十五夜(指元宵节)的灯",火越大,来年越发旺,灯越亮财越旺盛。二是守岁后初一早要开门"出方",各家定新年发旺的一方瞌头跪拜,全塆有着谁家最先出方的攀比。塆里有个叫金山伯的,是我家亲房的。每年大年初一的出方都是他家抢在最头前。记得有一年我竟跟金山伯开了个玩笑,守岁守到一过转点的时间,刚交新年的节令,我就把家人喊起来,抢先第一个开门出方。金山伯听见我家放了鞭炮后,立即第二个放了出方鞭炮。天亮后,他不无遗憾地说:"今年冇抢到头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6 17: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