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敢谏
陈子昂步入仕途后,其性格和情志使然,他总是积极建言献策,对时政提出改革建议。 一年,唐高宗在洛阳驾崩。朝廷颁布诏书,昭告天下,高宗的灵驾要送归长安安葬。得悉消息后,陈子昂很快写了一份近两千字的《谏灵驾入京书》送武则天,建议将高宗安葬于东都洛阳,避免劳民伤财。武则天看后,虽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对陈子昂的胆量极其赞赏,并为他的真诚所打动。就此,陈子昂被拜麟台正字,后转右拾遗。 武则天当政时期,政治局势复杂多变。武则天虽为一代女皇,却也重用酷吏,导致朝纲不振,冤狱频起。时任右拾遗陈子昂,屡次上书谏诤,反对滥刑,主张任用贤能;在民生问题和安边固防方面,也提出切直谏论。 武则天阅罢奏疏,虽佩服陈子昂的勇气并读到他的真诚,但心里总是有许多不满,因为他总是对着干。再加上朝中不乏奸佞之徒,他们视陈子昂为眼中钉,纷纷上奏诬陷他“离间君臣,蛊惑人心”。武则天一时不察,便下令将陈子昂下狱问罪。 之后,在朝中一些正直官员的力保下,陈子昂得以免罪复官。他深知,自己的直言敢谏已经触怒了权贵,未来的道路将更加艰难,但他没有退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