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园春・颂邮政达人葛军
青藏高原,邮路漫漫,有士葛军。
念初离军旅,投身邮政;高原驰骋,使命扛身。
格隘艰途,冰峰雪岭,缺氧熬心毅志存。
孤车影,任寒风冽冽,无畏艰辛。
途中救助情真,为百姓、倾诚不顾辛。
看十年往复,五旬万辙;残材常捡,环保躬亲。
荣誉加身,初心未改,奉献精神励众民。
望前路,愿赤诚永续,再铸乾坤。
邮政达人葛军传
葛军,一位在中国邮政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传奇人物,用坚守与担当书写着不凡的人生篇章。1976年,他出生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年少时便怀揣着从军报国的梦想。1994年,18岁的葛军如愿加入原兰州军区某部,成为一名汽车修理兵。四年的军旅生涯,不仅锤炼了他的体魄,更铸就了他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1998年,退役后的葛军考入青海省一所邮政学校,毕业后,投身青海省邮政系统,成为一名高原投递员。2009年,中国邮政开通格尔木市至唐古拉山镇的汽车投递邮路,这条被称为“格唐邮路”的线路,平均海拔逾4500米,沿途要翻越海拔4700多米的昆仑山口和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口,经过五道梁、可可西里等“生命禁区”,空气中氧含量只有内地一半,往返里程近1000公里,对邮递员的生理和精神都是巨大挑战。邮路开通不到一年,就有两任邮递员因不堪重负退出。
此时,骨子里带着军人使命感的葛军站了出来,主动申请承担“格唐邮路”的投递工作。从2010年10月起,他一人一车,踏上了这条充满艰辛的“鸿雁天路”。每周三出发,往返两天,全程独自驾驶,葛军要不断忍受高寒缺氧带来的头痛、胸闷、恶心等不适,还要面对漫长路途的枯燥与孤寂。冬天道路结冰、气温极低,夏天紫外线强烈,行车困难重重,但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
在这条邮路上,葛军遭遇过无数艰难险阻。有一次全封闭修路,在路基下沼泽地开辟的临时道路上,许多车辆深陷其中,葛军凭借多年穿梭无人区的经验和精湛车技,咬着牙冲了过去,赢得围观司机的阵阵掌声,那一刻,他为自己身为“中国邮政”的一员感到无比自豪。还有一回,途中突遇暴雨,邮车陷入泥中,他第一反应是保护邮件,用防水编织袋将邮件装好。在路过货车的帮助下脱困后,他不顾筋疲力尽,边呕吐边开车,100公里的路程开了6个多小时。
除了完成投递任务,葛军还积极救助沿途有困难的人。2010年一个冬日,蒙古族牧民扎娅的孩子持续高烧昏迷,在寒风中拦不到车,葛军路过时,毫不犹豫地连夜将孩子送往格尔木市区医院抢救,自己却在大雪中持续行驶十几个小时。他热心助人的品质,让他与沿线群众结下深厚情谊。
在年复一年的奔波中,葛军对邮路沿线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都充满感情,他也深知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于是,他和同事们严格遵守环保规定,邮车上配备垃圾箱、垃圾袋、垃圾夹,沿途捡拾垃圾、带垃圾下山,成为守护这片净土的环保卫士。
十年间,葛军在“格唐邮路”往返500余次,总行程突破50万公里。由于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他的身体受到极大损害,嘴唇发紫,门牙掉了3颗,头发也早早变白。2020年,因身体原因,他转到格尔木至茫崖的二级干线邮路,但他对邮政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依旧坚守在岗位上。
凭借着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葛军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2年第二季度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23年度“最美退役军人”等诸多荣誉。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成为新时代的精神楷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