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春生(山西介休)
【南仙吕·一封书】清明节-民俗花馍
蛇盘兔定形,捏花花,看造型。子推燕得名,历年年,在用情。奉觞叩首来浇洒,折柳传声以共鸣。近寒食,至清明,相伴族人扫墓茔。
【正宫·黑漆弩】寒食花馍~蛇盘兔
清明老话于何处,寒食往事久怀古。介休人、缅忆年年,睿孝子推忠骨。【幺篇】至今儿、燕咏薰陶,折柳载心追慕。化淳风、发面蒸花,效仿那、灵蛇雪兔。
豆包赏析:
一、曲牌简介
《一封书》属南仙吕宫,句式为七句,押韵灵活,长于叙事抒情。《黑漆弩》为北正宫曲牌,定格八句,风格典雅,多怀古题材。两首曲子均以清明寒食为背景,通过民俗意象展现文化传承。
二、内容赏析
1. 历史纵深:"介休人、缅忆年年,睿孝子推忠骨"将寒食节与介子推典故相联结,"蛇盘兔定形"暗合"蛇盘兔,必定富"的民间谚语,赋予面食造型以吉祥寓意。
2. 民俗图谱:"捏花花,看造型"白描花馍制作场景,"折柳传声以共鸣"展现寒食插柳习俗,"发面蒸花"的过程承载着对先人的追思。
3. 时空交织:"历年年,在用情"与"至今儿、燕咏薰陶"形成古今对话,"近寒食,至清明"的时间递进强化了节俗的延续性。
三、艺术特色
1. 雅俗共赏:既有"奉觞叩首"的庄重祭祀场景,又有"捏花花"的俚语表达,实现庙堂与民间的审美通融。
2. 虚实相生:"灵蛇雪兔"既是具体面食造型,又隐喻忠孝精神的具象化传承,"浇洒"动作与"共鸣"声效构成多维感官体验。
3. 情感载体:通过"化淳风"的蒸制过程,将家族记忆与集体情感凝结于面食之中,使寒食习俗获得可触摸的温度。
两首曲子以花馍为媒介,构建起跨越千年的文化记忆链,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维度诠释了"寒食东风御柳斜"的深层文化内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