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原春望 彩云飞处望无休,翠色浅深铺岭头。 柳眼惺忪莺吵醒,花容妩媚蝶含羞。 几时寻乐须他顾,平日在笼今自由。 看取暖风熏醉好,唤来禽鸟作同游。 熊盛元:语清新而味隽永。 沈惠光:随着作者的远望,让您看到彩云和绿色的山岭,这是全景也是远景;接着镜头分别是近景、心境和从心里对景色的赞美到收结。不长的诗句,层层推进,有景有情,令人神往。值得一提的是,诗中有“熟悉的陌生”和“令人一惊”的地方(杨逸明老师语意),如:“翠色浅深铺岭头”中的“铺”和“柳眼惺忪莺吵醒”中“吵醒”,便是。不但此诗,其实在诗人的其他诗词作品中也常可见这类好词好句。列位看官,如有兴趣,自可留心。 西江月·园中漫步 小步小园小径,微凉微雨微风。花开白里透些红,默认薰香发送。 已把吟怀绑定,且将尘虑清空。陶家柳被绿跟踪,更被莺声拉拢。 熊盛元:奇思清采。 沈惠光:小令起首连用三个“小”和三个“微”,可谓不可再小了,妙。“花开白里透些红,默认薰香发送”,拟人之笔,生动活泼。下片抒情:“吟怀绑定”,现代语入词,贴切,却教人一惊,“尘虑清空”,亦是。还不止,后面“柳被绿跟踪”,“更被莺声拉拢”,收结。故全词满是好词好句,让人叹服。 窗外 一窗佳景望中收,日色带金镶满楼。 柳放绦丝幽径绕,天铺蓝纸白云揉。 盈盈眼向峰峦聚,浩浩怀随江水流。 若得寸心归此处,不妨吟啸作诗囚。 沈惠光:首联,某日早上,临窗一望,日色带金,正气满满,精神一振。颔联,眼光投向幽景杨柳,再仰望蓝天白云,此联上下句对比强烈,下句又蓝白对比,且通透感强,甚喜。颈联,因颔联的景象,而生发盈盈眼,浩浩怀,叠字佳,对仗工,转亦自然,有层次。末联收结,抒发性情,有逻辑,个性凸现。全律印像鲜明,诗坛新风一股也。“兴”与“比”,或由物及心,或由心及物,即它们是情意与形象的关系。此律起“兴”于“一窗”,“比”至于“诗囚” ,其间两联,一宽对,一窄对,皆中规中矩,而意趣盎然。堪称高作。 素月清风:景美情长,柳丝绕径,天蓝云悠。眼望峰峦,心怀江水。若心归此,愿为诗囚,吟啸间,尽收佳景,寸心足矣。 无欲斋向喜英老师78岁诞辰有寄 平安夜又生辰遇,已是自由身快哉。 耿耿怀从诗海跃,锵锵笔向世风裁。 牛心不执斋无欲,莺舌常开腹有才。 愿与渝州知者共,尘襟拂罢觅蓬莱。 沈惠光:贺长辈寿辰诗词,一般是通过祝寿、回忆、表功再到祝愿这么几步来完成。因为这样写来,既庄重典雅,又厚重喜庆,这首七律都已做到,赞。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随机参入自身的感受,这便胜人一筹。 晓步庭园 屐齿徐徐入晓庭,春晴正好送芳馨。 低姿态向花轻语,近距离将鸟细听。 无日精神不持满,此时尘虑已归零。 一排松柏森森处,养得诗人两眼青。 熊盛元:清新淡雅,元微之诗云“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殆君之谓乎? 段维:颔联“低姿态向花轻语,近距离将鸟细听”颇有味道,新词时语入诗给作品加分不少。结句的“养”字,初读觉得炼字有道,细读又觉得过于刻意。 沈惠光:庭院散步,一般描写的就是一些美景,抒发的就是一种闲适。此诗正是。首联破题、点时兼起兴。颔联以二个现代语“低姿态”,“近距离”领衔,用以状景,工整生动。颈联亦对仗,并转入抒情,摆脱拘谨,生面别开;用数量词对数量词,而不动声色,妙。这让我“无日精神不持满,此时尘虑已归零”。收结处,能做到言尽而旨远,也让敝人“两眼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