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 与 “数” 是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尤其在《周易》等经典以及中医理论等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应用,以下是对它们的具体解释: • 含义 ◦ 象:可以理解为现象、形象、表象等。它是事物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人们通过感官能够直接或间接感知到的一切。例如,天地间的各种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草木等,以及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活动、形态、表情等,都属于 “象” 的范畴。 在《周易》中,“象” 还包括卦象,是用特定的符号和图形来象征宇宙万物及其变化规律,如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等。 ◦ 数:并非简单的数学意义上的数字,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度量、秩序、规律以及与事物内在本质相关的数量关系等。它被认为是隐藏在事物背后,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例如,天干地支的纪年、纪月、纪日法,以及音律中的十二律等,都包含着特定的 “数” 的概念,这些 “数” 被认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周易》中,数也与卦象紧密相关,通过数字的组合和变化来阐释卦象的含义和变化趋势。 • 关系 ◦ 象以定数:现象为确定 “数” 提供了依据和基础。人们通过对大量具体现象的观察、归纳和总结,从中发现蕴含的数量关系和规律,进而确定相应的 “数”。例如,通过观察月亮的阴晴圆缺,发现其周期大约为 30 天,这就是从 “象” 中确定 “数”。 ◦ 数以征象:“数” 可以用来表征和解释 “象”。特定的 “数” 能够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帮助人们理解和预测 “象” 的变化。比如,在中医理论中,通过脉象的 “数”(如脉搏的快慢、强弱等)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这一 “象”,数的变化反映了人体生理或病理的征象。 ◦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象” 与 “数”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象” 的变化往往伴随着 “数” 的变化,而 “数” 的改变也会导致 “象” 的不同。例如,四季的更替是一种 “象”,而每个季节的天数、气候的变化数值等则是 “数”,随着时间这个 “数” 的推移,季节的 “象” 也在不断变化;反过来,季节 “象” 的变化也反映了时间 “数” 的积累和变化。 “象” 与 “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们认识世界、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重要思维方式和理论工具,对中国古代的哲学、科学、文化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