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9

[作品赏析] 李贺诗歌三首赏析

[复制链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5-4-1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5-4-16 10:23 编辑

李贺《三月过行宫》、《伤心行》、《出城寄权璩杨敬之》鉴赏

三月过行宫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旧时代的宫女,过的是最黑暗痛苦的生活,终身难见天日。自古以来以此为题材而写成的作品数以千百计。李贺的诗歌创作虽并非以此著称,但他往返京洛,滞留京师,见闻宫女之事不少,其诗集中如 《宫娃歌》、《感讽六首》(之五),以及这首 《三月过行宫》,都写得很有特色,不愧佳作。
    《三月过行宫》是一首七绝。行宫,是皇帝外出所住之处。作者经过行宫,时当阳春三月,看到的是一派春景:“渠水红繁拥御“墙”,诗起句写宫墙外侧,御沟之中,水荭茂盛,白蒿繁密。“渠”即指御沟,“红”即荭,是一种水生植物;“繁”即蘩,亦称白蒿。全诗中实写竹宫春景,仅此一句。接下“风娇小叶学娥妆”,始由眼前水荭生发联想,由实返虚。“风娇小叶”,指荭,红茎,叶片嫩绿,叶上有淡红色茸毛,摇曳风中,色状娇艳。作者忽然觉得,它多么象宫女新妆的红颊翠眉!两种事物,一般新艳,可谓神似。诗起二句,由景及人,辞美,意想亦美。而就全诗之文势而言,则是欲抑先扬,引起下文。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宫女虽曾有春天般的时光,虽曾有水荭新蒿般娇嫩柔美的容貌,但在寂寞深宫里,经不得春去冬来,几度垂帘,青春转瞬即逝,红颜须臾便老,这种千年长锁的生活又怎堪忍受呢!诗的后两句,作者用 “几度”与“千年” 对举,表现宫女们青春易去而寂寞长在的凄苦哀怨的不幸生活,并寄予深切的同情,委婉地表达了对这一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愤慨。
    李贺诗在艺术上以奇丽为其特色,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一点。李贺诗的奇,主要在取材和构想上离绝凡近,出人意表。而这首 《三月过行宫》更体现出作者构想的奇妙。诗人由御沟荭蒿的春景,一下子便联想到宫女的容颜,然后再联想到她们长锁深宫的生活遭遇,思绪由实而虚,以小见大,从具体的实景到概括的抒情,脱落常套,与一般宫怨诗的艺术构思不同。而色泽明丽、词藻华美,也是显而易见的。
伤心行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绝伦的才华,脱俗的识见,精颖的诗思,然而遭逢不偶,时日蹉跎,诗人李贺的心尽管在自然的年轮上属于青春,但却长久处于一种凄伤的境态之中,自然会唱出这支“伤心”之曲。不过,尽管伤心早已是诗人李贺的痛切感受,他的诗里常常是或显或隐地透出伤心之情,但在他留下的二百余首诗作中,诗题既已明写 “伤心”一类字样的却仅止《伤心行》 这一首,因此,这首诗也就显得至为重要。
    从诗篇末句“羁魂”一语来推断,此诗大约作于应举失败、困顿长安之际。在诗人生命的历程中,也许是伤心的经历太多、太长,也许是伤心的程度太深、太重,这首以“伤心”为题的短歌并不专写哪一件伤心之事,他既没写伤心经历之“实”,又不写伤心情怀之“虚”,而只写眼下自己的景况与周围的环境。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八句可分为上下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先以三句写自身形象。首句“咽咽”是状写悲吟之声,“楚吟”,指楚辞那忧愤深广的长吟。全句写自己 “咽咽”地学习效法楚辞,咏吟着忧怨哀愤的诗句;第二句写自己多病的身躯经不住幽冷清寂的侵袭;第三句写自己早生华发,年轻的躯体现出衰飒的“秋姿”。第四句“木叶啼风雨”,转入环境景物,写风雨中纷纷飘落的残枝败叶。这一句环境景物的描写,既是对自身的悲凉境况加以烘托,也具有强化自身形象的比喻象征意味——诗人自身的“病骨”、“秋姿”不也如“风雨” 中的“木叶”么?同时,这句写景又引出以下第二层身边琐屑景物的描绘,使诗歌从第一层向第二层自然地过渡,确乎是 “一石三鸟”,言短而意深境阔。
    后四句是第二层。先以三个诗句写身边景物。“兰膏”是用泽兰炼成的用来燃灯的油脂。眼前灯油将尽,灯焰闪着阴阒宛如鬼火的青光,飞蛾在扑打着燃焰将熄的残光;背后,古旧的墙壁上积满厚厚的尘灰,就在这鬼气森森的环境中,末句写李贺这羁旅之客一缕诗魂在幽梦中依然喃喃自语。这后四句先写周围景物,残灯、落照、飞蛾、凝尘,最后以羁魂夜语的形象对周围琐屑景物加以点染。这点染加重了全诗阴暗、悲凉的氛围;深化了诗人“病骨”、“秋姿” 的枯寂凄伤情怀,类乎颊上添毫,倍见丰神;同时它又与诗歌首句“咽咽学楚吟”首尾相呼应、相补充,诗人那漂泊的羁魂即使在幽渺的梦幻中仍得不到解脱,依旧在咽咽楚吟。这最后一句确乎又是一石三鸟,言短而意深境阔。
总观这一首《伤心行》,全诗四十言不露一个“伤心”字样,但在自身形象与周围景物的相融相生之中,字字句句都明显地外现出诗人内心那难言难述、繁久深重的伤心之意,从而使我们似乎已触到了震颤于诗人躯体中那颗已经伤透了的心,也使我们间接体味出一位年轻且卓有才华的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里,生活得多么艰难、多么不幸!
    清人黎简评长吉诗“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长吉诗集评》)李贺诗确实多不大注意章法,《伤心行》这首五言古诗,虽则八句,却绝不沿袭律诗起、承、转、合的层次结构。但从上述对全诗的剖析来看,《伤心行》前后两层把自身景况与周围景物自然熨贴地交揉在一起,当属于黎简所谓 “细心寻绎始见” 其“井然”章法之作。诗人通过独具匠心的章法布局,把伤心的主题表现得那样浓重、那样沉郁、那样深幽。
    李贺诗向以想象丰赡、设色瑰奇而著称。明人许学夷评长吉诗“调婉而词艳,然诡幻多昧于理。”(《诗源辩体》 卷二十六) 但《伤心行》 写自身景况与周围环境,故而多用实笔,极少虚诞想象;多用白描,极少浓彩设色;含情含理,绝无诡幻谲妄。诗中所写的景况都是真实的写照,即使“羁魂梦语”也非虚拟,而是诗人现实形象的反照。至于周围环境,无论大景小景,可能均系眼前实景,即使并非实景而是诗人借助想象而构成的种种意象,但它却更典型地表现了诗人所处现实境遇的凄冷、阴寂。这 “实”与 “朴”的特色,缩短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强化了艺术上“真” 的感染力。全诗在实笔、白描之中,也偶或闪现出新奇造语的火花,如用“秋姿”写自己形貌,更见其衰飒枯槁;用“凝尘”写壁上灰土,更见壁之残古、尘之积铸;用 “落照”借指残灯弱焰,更见其无可挽救的衰竭。如此新奇造语增加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度。正是这种种情况,形成 《伤心行》 独有的格调: 古淡质实之中,蕴涵着李贺特有的凄伤色泽。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李贺这首《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诗为其入京考进士不中而归,出城后感寄二友之作。权璩,元和初进士,历监察御史,有美称。杨敬之,同为元和初进士,累迁屯田户部二郎中。这二人与李贺相交甚厚。《唐书》李贺本传言:“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者,时为取去。”从中可见李贺诗作曾得权、杨二人的青睐,并知三人关系之亲厚无间。
    李贺是中唐时代颇有才气名望的诗人,其天资当非一般,何以进士不第?这当从他的府试说起。元和五年(810),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河南府试,作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辞并闰月》。由于成绩突出,被推选 “应进士举”,并准备赴京参考。李贺本来天份颇高,又有韩愈、皇甫湜师长的赏识和提携,原本很有希望一试中鹄,但由于有人嫉妒,竟坏了他这桩美事。原来唐人应试,极重家讳。题中若遇尊长名讳,只得借故退出考场。李贺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于是就有人扬言李贺不宜参试。韩愈曾为此还写过一篇辩驳文章 《讳辩》,文中质道:“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土。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尽管辩解凿凿有力,仍未能破除社会陋见,李贺终于罢考而归,这就是他 “不第” 的全部原委。
    李贺当时正值青春才华横溢之时,他对自己的前程抱着无限的希望。谁知遭罹此等无缘无故的沉重打击,内心的愤慨是可以想见的。他的这首诗和另一首题为 《出城》 的诗便集中反映了他当时凄哀的心境。
    诗的开头两句“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写诗人离京的季节和环境。诗人于元和五年(810) 冬赴考,元和六年 (811) 春不第而返。“草暖”、“春”、“宫花” 用来告示人们,春事已至,万里和融,京城之中也是春意盎然,一派迷人的景象。诗人此刻因“不第”而心意悲伤之极,但偏用如此美景相衬,这就愈加显出内心的痛苦。这种以乐景写哀的手法,比纯粹以悲景写哀,更有感染力,是辩证法在艺术上的体现。首句中的 “云昏” 和前两句的乐景不相协调,在这柳绿花红的背景之上,应有轻云、淡云相配才是。作者以 “云昏”参互其间,必有深究,我们不妨作一探索。首先,“云昏”可以看成为作者当时沮丧心绪的形象写照,是诗人心灵的外化表现。周围的一片喜人的春色,那是用来昭示其他参试并取得成就的考生的内心世界的。他们仕途得意,心花怒放,正同这浓郁的春色有着相类似之处。而自己从此断绝了仕进,岂不犹如大片昏云当头,不见前路吗?其次,“云昏”还可视为奸人从中作梗,阻碍了李贺的应试。在古诗中以云喻奸佞的说法很为流行,如李白即有“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的名句。如果“云昏”喻奸人捣乱,那么就可把诗中有关春色的描摹看成李贺对自己原本应有的考试结果的高度自信的形象说法。那暖草,那宫花,那春色本来是属于自己的,可恨这昏云覆盖了大地,一切均化为子虚乌有,前程也就落空了。
    诗的后两句“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意为: 我曾立志要象汉剑一般破屋而飞,为国建功立业。可是为什么这个愿望不得实现,只好坐上车儿往家乡载回这多病的身子。“汉剑”,是指汉高祖刘邦的剑。传说在晋惠帝的时候,武库失火,这柄宝剑从库内破屋飞去。显然,诗人是将己喻剑了。他多么希望能象飞剑一样砍削邪恶,匡扶正义,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在李贺诗中,随处可见他咏剑赞剑之句。经笔者检索竟有三十一句之多。如 “剑光照空天自碧”(《秦王饮酒》),“莫嫌剑光冷”、“能持剑向人”(《走马引》),“唐剑斩隋公”(《马诗二十三首》 其十六),“神剑断青铜”(《王濬墓下作》),“忧眠枕剑匣”(《崇义里滞雨》),“古剑庸一吼”(《赠陈商》),“临歧击剑生铜吼”(《开愁歌》),《剑龙夜叫将军闲”(《吕将军歌》),“剑如霜兮胆如铁”(《白虎行》)等等。在这些诗句中,作者或以剑眠喻示自己心志的沉滞,或以剑吼比作自己当冲决阻遏,或以剑飞隐含自己应建立功勋。可以说剑的形象在诗人笔下已穷形极态,被状摹得具有人的灵性和精神了。本诗中 “当飞去”的剑的形象,便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一例。
    人们常说李贺的诗作具有“虚荒诞幻”的特色 (杜牧《李长吉歌诗叙》),如张碧言其“奇峭”,严羽说他“瑰诡”,周紫芝称之“语奇而入怪”,都是肯定他虚荒诞幻的特点。如果和本诗对照,便同样可以找到这个特点,如“自言汉剑当飞去”句即是。“汉剑飞去”原只是《异苑》 一书中的传说故事,本不为确信之事。但李贺偏偏采撷入诗,以剑飞喻志遂,就使全诗在写实的基础上融进了极度浪漫的成分。剑本不能飞,言剑能飞跃而起,实属虚构和想象,以这种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意象入诗,便充分体现了李诗“虚荒诞幻”的特点。正如李贺称韩愈的诗作有奇崛的特色,即“笔补造化天无功”(《高轩过》)一样,他本人的诗作同样也是出奇制胜,充满了怪谲的气氛,甚至连天地也都为之而折服。在李贺的这首早期诗作《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中,虚荒诞幻的特色得到如此充分的体现,遂为李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风格上的基调,这一点是不能不指明的。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用 “几度”与“千年” 对举,表现宫女们青春易去而寂寞长在的凄苦哀怨的不幸生活,并寄予深切的同情,委婉地表达了对这一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愤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由御沟荭蒿的春景,一下子便联想到宫女的容颜,然后再联想到她们长锁深宫的生活遭遇,思绪由实而虚,以小见大,从具体的实景到概括的抒情,脱落常套,与一般宫怨诗的艺术构思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伤心”为题的短歌并不专写哪一件伤心之事,他既没写伤心经历之“实”,又不写伤心情怀之“虚”,而只写眼下自己的景况与周围的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景物的描写,既是对自身的悲凉境况加以烘托,也具有强化自身形象的比喻象征意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写周围景物,残灯、落照、飞蛾、凝尘,最后以羁魂夜语的形象对周围琐屑景物加以点染。这点染加重了全诗阴暗、悲凉的氛围;深化了诗人“病骨”、“秋姿” 的枯寂凄伤情怀,类乎颊上添毫,倍见丰神;同时它又与诗歌首句“咽咽学楚吟”首尾相呼应、相补充,诗人那漂泊的羁魂即使在幽渺的梦幻中仍得不到解脱,依旧在咽咽楚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诗四十言不露一个“伤心”字样,但在自身形象与周围景物的相融相生之中,字字句句都明显地外现出诗人内心那难言难述、繁久深重的伤心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云昏”可以看成为作者当时沮丧心绪的形象写照,是诗人心灵的外化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云昏”还可视为奸人从中作梗,阻碍了李贺的应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59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或以剑眠喻示自己心志的沉滞,或以剑吼比作自己当冲决阻遏,或以剑飞隐含自己应建立功勋。可以说剑的形象在诗人笔下已穷形极态,被状摹得具有人的灵性和精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6 17: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