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86|回复: 50

[其他] 告诸位诗友

[复制链接]

42

主题

839

回帖

30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6-6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过一段时间赏读诸位诗友的作品,有些话很想对大家说。
首先是对诗的认知,为什么称为诗歌,而不是诗文?诗从来都是唱的,古今中外似乎只有当代的中国诗失去了吟唱这个表现形式。所以诸位诗友把诗当作文章来写,凑个格律,定个韵脚,脑中默念成章。如果是这样,大家想过没有?那要求格律,要求韵脚是为什么?是为了显示别人不会而我会?如此束缚还不如直接用散文来表达,似乎没有必要。
平平仄仄,其实就是基于汉语特性总结出的长长短短,起起伏伏,使得汉语声调合理分布,由此形成整句的节奏和旋律以增强作品的可唱性。再提高下,就独立成歌。所以,诗词这个文化形式横跨了文学和音乐。那么闲人评诗首先重视的是旋律性。
符合格律了就具有旋律性了呢?这样的认识也是狭隘的,格律是前人给我们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容易的编汇语言。学会格律不是说就是诗人了,在科举时代读书人都必须会。同样吟唱也都必须会,虽然很多先生教得不怎么高明,千篇一调也成了“陈词滥调”。真正的吟唱是依字行腔,作品是否拗口?旋律是否和谐?一上口就知道。即使唐宋时期,“通音律”这是对诗人或词人相当高的评价。上官婉儿凭什么掌乐府,可以论天下诗?通音律!诗如此,词更须旋律的流畅,其实按平仄填词只是个基础,还有更高要求。词谱也只是工具,很多可平可仄需要对律句的熟悉,检验的标准也是吟唱。
当下我们科学的分割了诗词和音乐的关联,只归于文学类。但传统文化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了诗词的旋律性就不可能有戏曲的发展。所谓现代戏曲只是学习西方歌剧,语言同曲调完全背离。这不是我们的根!文化的复兴,诗词是起点。诗词的旋律性是重中之重!所以闲人评诗其他不说,就说“这句拗口”是有的放失。最好是各位同道学习下吟唱,吟唱可以培养语感。语感是诗人基本感知。天赋低,但语感强到一定程度同样可以造就伟大诗者。
当然有人请闲人不要再评他的作品,闲人也同意,告诉我就可以。同时,闲人也不想为人师,闲人只是一家之言,但望诸友思之。

71

主题

5256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贵宾

清流文苑创版者

Rank: 5Rank: 5

积分
2498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6-6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歌,哪个好些?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外语音乐,乡村音乐,哪个更动听?其实,一切都只是形式,关键在于创作的艺术,经典永不过时也永不嫌早,不好的我们应该选择拒绝,好的我们就该推崇!{:1_96:}

点评

附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6 10:30
附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6 10:30
审美和娱乐的区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6 0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839

回帖

30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星宇 发表于 2016-6-6 01:35
古风,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歌,哪个好些?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外语音乐,乡村音乐,哪个更动听?其实 ...

审美和娱乐的区别

点评

精神修养同感官刺激的不同,古风同样具有旋律性,大多出于乐府。现代诗歌不论,本不是中国的东西,就是西方十四行诗都没学到精髓。本就语言特性具有差异,邯郸学步而已。俗文化和商业文化不同于雅文化。前者刺激消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6 01:43
何况您也说了吗,诗词是用来唱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6 01:42
艺术的根本是相通的,就像经典的古曲与经典的流行音乐只要对味儿就会产生同样的美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6 0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5256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贵宾

清流文苑创版者

Rank: 5Rank: 5

积分
2498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6-6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晋闲人 发表于 2016-6-6 01:38
审美和娱乐的区别

艺术的根本是相通的,就像经典的古曲与经典的流行音乐只要对味儿就会产生同样的美感。

点评

严格的区分古典音乐只包含交响乐和歌剧,其他都是通俗音乐。轻音乐介于通俗和古典之间。当然通俗中也有审美,但这审美的出处在于雅文化的引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6 0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5256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贵宾

清流文苑创版者

Rank: 5Rank: 5

积分
2498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6-6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晋闲人 发表于 2016-6-6 01:38
审美和娱乐的区别

何况您也说了嘛,诗词是用来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839

回帖

30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晋闲人 发表于 2016-6-6 01:38
审美和娱乐的区别

精神修养同感官刺激的不同,古风同样具有旋律性,大多出于乐府。现代诗歌不论,本不是中国的东西,就是西方十四行诗都没学到精髓。本就语言特性具有差异,邯郸学步而已。俗文化和商业文化不同于雅文化。前者刺激消费,感官刺激,雅文化是审美修养,美中求善,善于自身,达于大众。是对道的诠释,有道然后有德性。

点评

好的东西都是由内而外的,重在“品”,诗歌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只要是好的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形式,文化不能拘泥于形式,更不能有中外之分啊。何况“刺激消费”,“感官刺激”也是有共同的,音乐若不能刺激感官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6 01: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839

回帖

30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星宇 发表于 2016-6-6 01:42
艺术的根本是相通的,就像经典的古曲与经典的流行音乐只要对味儿就会产生同样的美感。 ...

严格的区分古典音乐只包含交响乐和歌剧,其他都是通俗音乐。轻音乐介于通俗和古典之间。当然通俗中也有审美,但这审美的出处在于雅文化的引导。

点评

古典音乐中还有奏鸣曲,单器乐的演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6 0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839

回帖

30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晋闲人 发表于 2016-6-6 01:47
严格的区分古典音乐只包含交响乐和歌剧,其他都是通俗音乐。轻音乐介于通俗和古典之间。当然通俗中也有审 ...

古典音乐中还有奏鸣曲,单器乐的演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5256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贵宾

清流文苑创版者

Rank: 5Rank: 5

积分
2498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6-6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星宇 于 2016-6-6 01:57 编辑
两晋闲人 发表于 2016-6-6 01:43
精神修养同感官刺激的不同,古风同样具有旋律性,大多出于乐府。现代诗歌不论,本不是中国的东西,就是西 ...

好的东西都是由内而外的,重在“品”,诗歌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只要是好的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形式,文化不能拘泥于形式,更不能有中外之分啊。何况“刺激消费”,“感官刺激”也是有共同的,音乐若不能刺激感官如何能刺激消费,能刺激消费的必定也能刺激感官,这一点毫无疑问。雅俗只在一念之间............

点评

附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6 10:31
附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6 10:31
消费理念不合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刺激消费的结果就是无法满足。被物质所奴役不是人生的价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6 01: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839

回帖

30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4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星宇 发表于 2016-6-6 01:55
好的东西都是由内而外的,重在“品”,诗歌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只要是好的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形式,文化 ...

消费理念不合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刺激消费的结果就是无法满足。被物质所奴役不是人生的价值。

点评

很多东西都是多面性的,不能看的太单一太理想化,物质与精神重在个人心性社会风气,这些不是只争朝夕的事,何况古人无法刺激消费的时候不还说“仓禀走而知礼仪”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6 02:07
通俗中有审美,通俗中同样有优秀的作品。诗不在此类,词就可以通俗些,曲更加平民化,直接使用白话。但基础都是诗,词介于两者间。词原来也很俗,但到了宋代高雅起来了。现在只能归雅文化。但诗词曲所用语言都是不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6 0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1 1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