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9|回复: 1

败家子

[复制链接]

54

主题

345

回帖

12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232
发表于 2016-8-3 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s] 本帖最后由 仰望大师 于 2016-8-3 02:53 编辑 [/i]

[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4][b]败家子[/b][/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4]崽卖爷田心不疼,千秋基业转头空。[/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4]可怜万顷风骚地,此际只余平仄城。[/size][/font][/align]

附图书府吏先生转帖:
[align=center][size=4][b]对平仄格律弊端的解析[/b][/size][/align]
日前发现网上有篇文章,题目是论诗之特点,由于文章太长,读者望而生畏,其中有一段对平仄格律弊端的解析十分透彻,摘来欣赏:

其实“平仄格律”最大的作用就是给了人们一个“傻瓜”式的“规则”,就如同“拐棍”给予“路人”一定的安全保障一样,“平仄格律”也给“诗人”们提供了一条方便的“捷径”,可是虽然是近路,但终究不过只是一条“羊肠小道”而已,却不能称之为“诗之大道”,“平仄格律”使“诗人”们不必培养出真正的诗意与情感,更不必真正掌握和善于运用“古体诗”的本质规律,只要按照固定的格式去填好词语就行了,如此则不论其作品是否具有真实的“诗意”,起码在“语感”上都会得到普通大众的认可而“呼悠”人们一阵,这也许就是某些人之所以喜欢甚至迷恋“平仄格律”的原因吧。这其实就如同行路一样,原本路是可以让人们“随意”(非“肆无忌惮”)地去选择和行走的,但由于人们判断和控制能力的不足,在无规则的情况下行路,彼此间很容易发生某种冲突,所以人们迫不得已才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一种行路的规则,来约束彼此的“行”为,这就形成了交通“规则”,在这种“规则”的限制下,人们走路时安全多了,同样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发明创造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法则”,并毫无警觉地以之为“文明高尚”的智慧之举,殊不知诸多“法则”已经且正在一点点地剥夺着人的“根本性的”自由,使人渐渐地迷失着那种天真的“自然的本性”……

45

主题

1936

回帖

796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966
发表于 2016-8-3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打,干嘛换马甲啊,要唤也换“吟者”来啊~
興懷渾欲忘,吳語是鄉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8 22: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