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46|回复: 31

否认平水韵等于否认唐诗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复制链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发表于 2016-10-23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23 15:54 编辑

否认平水韵等于否认唐诗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早就注意到林金建先生在“平水韵是中华诗词史上的里程碑”下的这段跟帖了:
       “否认平水韵,说穿了就是要否认唐诗,通观推动新韵的人的论点莫非是中古音现在的人不会读了,这岂不等于说唐诗我们不会读了,再读它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我们肯定平水韵的作用也就等于肯定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华诗词的文化价值,肯定中华诗词的文化价值等于肯定中华民族文化价值。”
       之所以迟迟未予置评,是因为林先生一向老成厚道,实在不忍拂之。窃以为,林金建先生的辩风与南窝北叶、晓风轻送等人动辄随意引申、胡乱演绎、无中生有而后强加于人的诡辩之道还是有着明显不同的,故此一直隐忍未发。今见平水韵是中华诗词史上的里程碑已被飘红,为免相关跟帖形成误导,看来有些话实在是不能不说了。
       草拟本文之前,又特意到诗词理论版和国学纵横版大致浏览一下,还是未能寻到否认平水韵之人,也未觅到否认平水韵之帖,未知林先生所谓“否认平水韵”之说从何而来?就我二〇一九五四并有关同仁而言,我们对中古平水韵一向是尊崇有加的,我们从未否认过平水韵,我们否定的只是以现今某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的非诚信现象。
       毋庸讳言,普天之下早已没有哪怕是一人能按中古正音系统诵读古今平水韵诗作了,此乃不争的事实,古音韵大家郑张尚芳先生等人早有论定,孙逐明、苏星空先生等平水韵资深学者也都是坦然承认的。然而,尽管不会读中古音了,我们却照样能够欣赏唐诗,仍会觉得一些千古名篇诗意无穷,捧读之际,仍然会有赏心悦目之感。为什么呢?因为若按杨万里的诗味说之类解释,决定诗之优劣的关键因素根本不在其外壳,而在其内核。
      但是,近体诗也好,格律诗也罢,其在声律方面有别于其他诗体的本质属性毕竟是其相对而言无与伦比的音乐美,毕竟主要在壳而不在核,由此可见,一首好诗未必就是好的近体诗或曰格律诗。从这个意义上说,必须承认,在现代读书音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不计其数的读书人,在领略唐人近体诗音乐美方面确实存在障碍。这种障碍有多大呢?大到不了解格律诗常识则已,一旦具备了相关知识,则其音乐美往往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矣。
       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本来是一首相当标准的五律,然而即便在央播、央视著名播音员、主持人读来,也了无令人心动的音乐美可言。在“中国诗词大会”以及“中华好诗词”的诗词达人们读来亦然,在普通现代读书人读来就更不用说了。那么,他们是怎样诵读《春夜喜雨》的呢?他们当然是这样读的:
chun  ye  xi  yu
hao   yu   zhi   shi   jie, dang  chun  nai  fa sheng。
sui   feng   qian   ru   ye, run    wu   xi   wu  sheng。
ye  jing  yun  ju  hei, jiang  chuan  huo  du  ming。
xiao kan hong shi chu,hua zhong jin guan cheng。

       我们只需大致浏览一下便不难看出,老杜这首五律的音乐美已被破坏殆尽,姑且不论中古正音音色、时值、音高、音强等等已被严重误读,jie、fa、hei、du、shi等入声字都被读成了平声,ju、kan等本该读平声的却又被读成了仄声,wu尽管仍有仄声效果,但却完全没有了短促急收藏的入声味道。如此读法,又如何能领略其音乐美呢?可悲的是,东南以外全国广大地区的现代读书人几乎都是这么读的,充其量是将jie、fa、hei、du、shi等入声字读成短促的去声。可是,如此不今不古、不伦不类的读法无疑又是对现代读书音规范读音的一种赤裸裸的破坏,赏读古人作品还情有可原,时人新作若再如法炮制,就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了。
       这当然不是老杜的错,也不是中古正音的错,更不是平水韵的错,而主要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平水韵表仍在,只是你读不出中古味道。有人可能不服气,可能会说,若按东南一带某地方言来读,《春夜喜雨》中的平仄归属大多能与中古平水韵表的规定吻合。那么笔者也会说,你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你读的也根本不是中古平水韵,而是现今某地方言,更为严重的是,你若是仅仅在平仄层面上奢谈声律,那么你永远也无法深入领略律句的音乐美。京胡、二胡、板胡都是二弦一柱,相像之处甚多,你去观赏一场二胡独奏音乐会,听到的却是板胡抑或京胡之音,那算什么二胡独奏呀?
       林先生否认平水韵,说穿了就是要否认唐诗”之说,同样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文革时倒是时常听到诸如此类的上纲上线之词,文革结束四十年后,再这样上纲上线显然不合时宜了。再说,平水韵乃是历史上的客观存在,谁又能否认得了呢?至于“所以我们肯定平水韵的作用也就等于肯定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华诗词的文化价值,肯定中华诗词的文化价值等于肯定中华民族文化价值”之说,就更是不着边际了,既然没人否认平水韵,那么不驳也罢。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0-23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此番话并非针对网上什么人说的,而针对的是否定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亲西方文化势力。这股势力倚托西方支持,正在涤荡中国人残存的文化自信。眼下音乐,绘画等艺术已被全面否定,唯有中国古典诗词没法一语否定,于是就打着改革的旗号进行破坏,推动新韵就是其中内容之一。

点评

哦,原来如此。有那么严重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3 17: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0-23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权贵,富豪,文化精英争先恐后移居外国,他们还有什么民族感情可言呢?他们身上还有丝毫的民族自信吗?而恰恰又是这些人整天热衷于诗词用韵改革,岂不耐人寻思?对国有企业搞混改不说,对诗词用韵也要进行混改,显而易见否定自己民族的成绩表,成了他们觐见新主子的投名状了。

点评

如此说来,还真是个问题呢。林先生消息可真灵通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3 1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0-23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孙立平教授统计: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204人中,有187人其直系亲属在国外,有的还成了外国人。这一情况足以说明否定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最大势力就在体制内,连想今番体制内有人热心推动诗词用韵,有足够理由质疑其动机。

点评

这样机密的消息如果属实,孙立平先生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3 2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16:12
我此番话并非针对网上什么人说的,而针对的是否定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亲西方文化势力。这股势力倚托西方支持, ...

哦,原来如此。有那么严重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10-23 16:24
权贵,富豪,文化精英争先恐后移居外国,他们还有什么民族感情可言呢?他们身上还有丝毫的民族自信吗?而恰 ...

如此说来,还真是个问题呢。林先生消息可真灵通啊!

点评

你不妨上网看下正在厦门市举行的诗人节的相关报道吧。对这段话里不知你有何感想:“在全球化的今天,外国人或外来影响对诗歌创作,会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意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3 18: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0-23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10-23 17:31
如此说来,还真是个问题呢。林先生消息可真灵通啊!

你不妨上网看下正在厦门市举行的诗人节的相关报道吧。对这段话里不知你有何感想:“在全球化的今天,外国人或外来影响对诗歌创作,会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意义。”

点评

唉,一些事别总让老外当话把儿就行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3 22: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10-23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主题

2685

回帖

7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6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3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10-23 18:29
吟者至今没明白这个道理:你只有先消灭唐诗,才能消灭平水韵!到二0一九五四消灭唐诗任务艰巨的很哪,你的 ...

你又错了,北叶先生!
吟者也好,二〇一九五四也罢,我们从未否定平水韵,我们否定的只是以现今某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的非诚信现象和胡乱意淫平水韵的不雅之举。

点评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就已彻底否定格律诗,不无讽刺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格律诗的幽灵又徘徊在中华大地,眼下公开禁止写格律诗恐怕已做不到,于是就想出个以新韵取代平水韵的妙策,从格律诗本身入手予以破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3 2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687

回帖

608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81
发表于 2016-10-23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10-23 20:26
你又错了,北叶先生!
吟者也好,二〇一九五四也罢,我们从未否定平水韵,我们否定的只是以现今某地方言 ...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就已彻底否定格律诗,不无讽刺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格律诗的幽灵又徘徊在中华大地,眼下公开禁止写格律诗恐怕已做不到,于是就想出个以新韵取代平水韵的妙策,从格律诗本身入手予以破坏,没想到仍受到顽冥不化的格律诗爱好者的抵制。

点评

林先生言重了。现在没人否定格律诗,却有人反对诗八股和文字游戏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3 2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8 17: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