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32|回复: 88

说说新国风运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6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寸草晨露 于 2017-1-20 06:19 编辑

      说说新国风运动




  新国风。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亦即国风精气神在新时代的体现。新国风,则涵盖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各项课题。新国风的宗旨是力推国学时代化、精品化、大众化、市场化,倡导东方文艺复兴。


  2003年,赵缺、马韧等网络诗人发表《新国风宣言》;2007年起,“新国风”逐渐受到了《浙江日报》、《新闻午报》、《新民晚报》、《郑州晚报》、《安庆晚报》、《华西都市报》等传统媒体的关注,纷纷对新国风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这是新国风的由头。


  2008年,前文化部长、世界桂冠诗人高占祥加盟“新国风”,随后,赵忠祥空林子等加盟新国风 。新国风在诗界的重振,有了排头兵。



  中华文明的长期停滞不前、逐步衰落,与此同时,西方民族却在文艺复兴之后迅速崛起,称霸世界。时至今日,中华文明已经被边缘化,甚至面临着衰亡的危机!中华儿女纷纷穿着西装、吃着西餐、说着英语,过着西洋的“圣诞节”,却忘记了本国的文化!使中华文明重新成为世界的焦点 。新国风进而拓展到各文化领域,就是要发起东方的“文艺复兴”。


  开放的,多元化的社会,为新国风的取材与创作,预设了广阔的背景空间。草根阶层拥有了日常学习与公开交流的平台。新国风学派目前的研究的课题主要包括诗赋传承、国粹复兴、国艺重振、国学应用、唐装汉服策划等。




【附录】筑就民族复兴伟大时代的文艺高峰


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


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要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要走入生活、贴近人民,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判断,弘扬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


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要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要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


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要遵循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认真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中国从不缺乏生动的故事,关键是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也从不缺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是有创作史诗的雄心。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家、艺术家,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筑就民族复兴伟大时代的文艺高峰。


----摘文联、作协两会精神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6 22: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国风这个旗号好,但书生霸王赵缺的一些创作却平淡无味。

点评

问好北山首席。 新国风的拓展,可能会涵盖国粹,成为中华的文艺复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0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1828

回帖

818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183
发表于 2017-1-1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1-16 23:11 编辑

主要是西方对文化产业的商业化运作很成功,并且培育了成熟的市场。

比如西洋画,有他们的专业的、成熟的拍卖市场。还有服装,有定期的模特展示会。交响乐有定期音乐演奏会。如果再扩充,他们的体育赛制也非常完善,还有他们的企业文化,等等。这些中国都在慢慢去学。

说白了,文化背后的推手还是个“钱”字。花同样的时间、成本和精力,你画一幅中国的山水画,就是没有西洋画拍卖的价格高。那连中国人也会去选择学西洋画。

现在中国有了些钱,应对这些文化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好市场。诗词也是如此,也完全可以考虑适度引入商业化运作,推动发展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



点评

这个问题,等中国的经济上去了,国力强盛了,会自然解决。  发表于 2017-2-3 08:53
问好如观版。 . 洋人文化有值得借鉴处,但不可西化,这就是新国风的意义。 说道画,有个叫陈逸飞的,搞国画油画的结合,很成功。一幅《桥》(苏州昆山的周庄桥写生),价800多万美元,后转卖给联合国,联合国赠邓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0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1-16 22:23
新国风这个旗号好,但书生霸王赵缺的一些创作却平淡无味。

问好北山首席。

新国风的拓展,可能会涵盖国粹,成为中华的文艺复兴。

点评

任何时候都是要以作品说,新国风已经多年了,如果拿不出一本成功的《新国风集》,说再好听也效果不佳,问好寸草先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18:44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1-16 22:52
主要是西方对文化产业的商业化运作很成功,并且培育了成熟的市场。

比如西洋画,有他们的专业的、成熟的拍 ...

问好如观版。
.
洋人文化有值得借鉴处,但不可西化,这就是新国风的意义。
说道画,有个叫陈逸飞的,搞国画油画的结合,很成功。一幅《桥》(苏州昆山的周庄桥写生),价800多万美元,后转卖给联合国,联合国赠邓小平。这是画价,更大价值是兴起周庄旅游热。
.
中国诗,还不太争气。在市场上,古诗是自我欣赏为主然后印册送人;新体诗有以翻译国外为主赚外汇,在国内市场不大,还有新诗就是庸俗。中国人不太喜欢这些没有中国味的新诗。
.
我呐喊多年,主张诗西为中用、古为今用,人微言轻。新国风有号召力。会是整个中华国粹的张扬,中华文化的复兴大潮。诗应站在前沿。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逸飞的中外结合画作


陈逸飞 (2).jpg
浔阳遗韵.jpg
周庄桥.jpg

点评

好看还是挺好看的。  发表于 2017-2-3 08:54
图画不好看哦!丑陋得要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9 03:19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1-17 09: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1-17 18: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晨露 发表于 2017-1-17 08:05
问好北山首席。

新国风的拓展,可能会涵盖国粹,成为中华的文艺复兴。 ...


任何时候都是要以作品说话,新国风已经多年了,如果拿不出一本成功的《新国风集》,说再好听也效果不佳,问好寸草先生。

点评

赞同这种说法!真正的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而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20:53
就新国风诗,有专辑出版。但有影响力的不多。 新国风,诗只是一隅。也就十几年,会茁壮成长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7 2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1-17 09:52
寸草对新国风很有研究~

问好针版。浏览了,也思考了。实践是有过程的。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1-17 18:44
任何时候都是要以作品说话,新国风已经多年了,如果拿不出一本成功的《新国风集》,说再好听也效果不佳, ...

就新国风诗,有专辑出版。但有影响力的不多。
新国风,诗只是一隅。也就十几年,会茁壮成长的。
烟波挽霞收入梦,黄河今宵过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9 21: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