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爱菊 于 2017-2-7 21:37 编辑
团圆年
多年没像今年这样过春节。多年的春节没像今年这样累又这样开心。 大儿子一家天天来了;居住澳洲的小儿子一家回来了;在北京的小女儿回来了;娘家做了新房,父母虽不在世,我和弟妹各家大年三十都回老家吃团年饭,四桌坐得满满的,舅父、姨妈、叔母都请来了,饭后几十人拍了全家福照片。 半个月我未写诗也基本未上网。学诗以来,尤其成立女子诗社出书刊办论坛以来,一直在忙,只要未出差很少有不写诗不上网的时候。这次我下决心为亲情放个假。 祥儿又长高了,期末考试成绩有较大提升。最令我高兴的是他对古诗词有浓厚的兴趣。在我这,中央电视台现场转播中国诗词大会,他看得入迷,全家人要出去吃饭等他半天都不走,拉走,他一步一回头抢看,弄得他爷爷都不好关电视。去酒店的路上,他不停要我出字他背包含这字的诗词,说效诗词大会的《飞花令》,还要他叔叔和我都接句。 第一次见到我的小孙女菲儿,小小的她漂亮又乖巧。薇儿比三年前见时更漂亮也更懂事。她俩的中国话听起来特别悦耳和欣慰。 要称赞我的小儿子小儿媳。儿子是外语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儿媳生长在讲英语为主的国家。生长在国外的两个小孙女,一学会讲话讲的就是中国的普通话,一学会唱歌唱的就是中国的歌曲。以致薇儿上幼儿园,最开始别的小朋友讲英语她都听不懂。儿子在那也立起了自己的事业。不忘根的人,在哪都是大写的人。 侄儿侄女从北京、上海、武汉、广东、悉尼等地赶回,一个个都自强自立,安居乐业。第三代也都聪明健康,十分可爱。 一个大家庭已是人各天涯。后代必将分散延续。 那天我坐出租车。见司机证牌知这位司机姓夏,我说我也姓夏。都是黄冈人。问家族辈分排序又不一样。我说我家远祖是从江西迁来的。他说黄冈姓夏的都是从江西迁来的,最先是两弟兄,以后发脉太多便分散住到黄冈各地。我就想我们有血缘关系呢。大概他也这样想,下车时我要多给钱他要少收钱。 我想,我们的后代今后也会越来越多,有一天也会互不相识。不管怎样,还是希望你们踏实做人,勤俭治家立业。 记得那年我去澳洲,临走写诗:“多元文化纳贤才,万众之中有我孩。但愿人民代相好,长空大雁去还来。”忽然有些伤感。想到大陆和台湾,想到北朝鲜和南韩,想到中东战乱地区。又想起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句子。试想,山河阻隔,战乱频仍,骨肉分离数十年直至老死而不得见,是怎样的人间悲剧。幸得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与各国人民和平友好相处,我们的后代即便异国他乡,也可随时任去来。由此更加觉得团聚的珍贵。 年已过,又复原。孩子们像大雁东南西北飞,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我呢,仍写我的诗,办我的女子诗社,出我的女子书刊,办我的论坛。生活在和平的国度,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真是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