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14|回复: 16

漫话改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8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漫话改诗
      诗宜多改,字斟句酌,反复锤炼,往往改出好诗来。袁枚的“一诗千改始心安”,杜甫的“为求一字安,耐得半宵寒”,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孟郊的“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等等,无不道出了诗家改诗之苦,成诗之乐,由此可见,诗作中的名句、警句、诗眼来之不易,并非妙手偶得。诚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寻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改诗经典美谈,当推中唐诗人贾岛,一天骑在毛驴上想得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不想用“敲”而用“推”,犹豫不定,边骑着驴子,边用手作推、敲之势,想不到撞上了正在出行的韩愈。他向韩愈说明了原因,韩愈不仅没有责怪贾岛,思考良久,说用“敞”字好。月华如练,僧人归来,轻敲寺门,多有诗意。而使劲去推,则显得太鲁莽了。从此,中国文学史上多了个“推敲”的典故。贾岛的另外一首诗:《忆江上吴处士》,其中领联为“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相传他先吟得了“落叶满长安”一句,就是想不出对句,骑在驴上冥思苦索,结果冲撞了京城长官刘栖楚,被关了一夜。他一直思索了三年,才吟就了出联“秋风吹渭水”,正如他自己所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据宋·洪迈《容斋续笔》记载,黄鲁直的两句诗“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被视为高唱,但这后一句中的“用”字,却是几经锤炼修改而定下的。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附’,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为什么最后诗人决定用一个“用”字呢?其实,并非“用”字好,而是其他几字不好。用“占”字,似乎有霸道的意味;“附”字似乎有寄人篱下之感;其他几个更说不通,所以,反是最笼统的“用”字,在这里最贴切。 “诗圣”杜甫的修改诗歌对我们也是有启示的。他在京城长安时,有一年暮春时节,他独自去城东南的曲江头游览。面对大好的春光美景,自斟自酌,心旷神怡,诗兴油然而生。他当即写了一首七律《曲江对酒》诗,诗中第三、第四句是“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还较满意。然而在回去的路上经反复掂量,就觉第三句有些不妥。后杜甫“自以淡笔改三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由拟人法改为描写法。何以有此改?就因为“桃花欲共杨花语”显得过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诗人当时仕途失意,懒散无聊的心情不相吻合。
       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句,林和靖只改动了两个字,就赋予以诗句不朽的生命。“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也成了千古咏梅名句。一个“疏”,一个“暗”,极普通的两个字,却形象的写出枝条的形状、神态;花的幽香,人对香味的感觉,写得既具体,又留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大文豪鲁迅《七律.无题》中有两句原来是“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后来鲁迅把“眼看”改为“忍看”,“刀边”改为“刀丛”。一个“忍”字,表达了对死难战友寄托着深切的哀思;一个“丛”字,十分传神地描绘出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如道孚林立。真有点石成金之妙。
      毛泽东诗词,被称为千古绝唱。其经典之作,除因诗人具有伟大诗才之外,也与他反复推敲修改有关。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中,原稿“欲上逶迤四百盘”,改定为“跃上葱茏四百旋”“欲”改成“跃”,动感顿生。在《到韶山》中的“别梦依稀咒逝川”改自“哭逝川”,更见作者爱憎。“遍地英雄下夕烟”改自“使得人民乐百年”,避免了标语口号化,诗句富有了画面感。人们传诵的名句:“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颤风雷激”,原稿是“革命精神翻四海,工农踊跃抽长戟。”改稿从意境气势上都高出原稿很多。《卜算子咏梅》中的“犹有花枝俏”改自“独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改自“梅也不争春”。一个“俏”字,写尽梅花的风姿。
       改诗有自己改的,也有请别人改的。诗僧齐已携《早梅》诗,向“一代风骚主“郑谷”讨教。郑谷将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改为"一枝"。齐已当庭拜郑谷为"一字师。张菊轩也有“早梅”诗:“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说:“不如改一树为几点”。闻者大加称赞。的确,郑谷改的俏:一枝已报春消息,何必数枝作赘词。千百年来,人们将这种文学现象传为美谈。        清代崇尚性灵的诗人袁枚的话最具代表性:“诗得一字之诗,如红炉点雪,乐不可言。”
        好句不厌百回改,妙语多从锤炼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18 1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如结合现在人的改诗佳话就更好了。

点评

感谢点评,问候诗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8 1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41

回帖

3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2
发表于 2017-2-18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丰堂 于 2017-2-18 10:12 编辑

现在作品来的太容易,很多人都是随手敲出,随手发布,当然这个某种程度也是好事情,促进了急智与临场发挥的发展,增加了趣味性与真实性,同样也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经过用心打磨的,毕竟大多还是粗劣品。真正高手能够随口吟出佳句的还是少数。何况更多的事实是,大部分作者都还是初学者水平,即使打磨了,也未必佳,何况不打。

点评

感谢点评,问候诗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8 1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8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7-2-18 10:06
好文,如结合现在人的改诗佳话就更好了。

感谢点评,问候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8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18 10:09
现在作品来的太容易,很多人都是随手敲出,随手发布,当然这个某种程度也是好事情,促进了急智与临场发挥的 ...

感谢点评,问候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主题

1740

回帖

60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6005
发表于 2017-2-23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赏:
好句不厌百回改,妙语多从锤炼来。

点评

致意问好,顺祝笔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3 0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3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淬叶之声 发表于 2017-2-23 06:05
赞赏:
好句不厌百回改,妙语多从锤炼来。

致意问好,顺祝笔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23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8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5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4-3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改诗的古人传闻,愚以为大多只是后人附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0 09: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