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银河系诗联总裁 于 2017-3-4 23:15 编辑
诗词学术研讨切忌偷换概念
众所周知,诗要用韵,词也要用韵,用何韵与如何用韵直接关系到格律诗词的音乐美。故此,开展诗词学术研讨时,用韵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无论就官话语音系统而言还是就方言语音系统而论,均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业内却以不变应万变,继续奉行“诗依平水、词据词林”的所谓传统。结果呢?结果是不但诗者自己读不出、听不懂所谓中古平水韵,全国十数亿人民更是读不出、听不懂。于是,格律诗词在全国范围内被演绎成案头文学甚或文字匠们的笔端玩物。
几年来,众多有识之士强烈呼吁革故鼎新,顺应历史潮流,还格律诗以应有的音乐美,却屡屡遭到强力打压。这无疑是与诗词学术民主格格不入的强盗行径,是一切合格诗者都深恶痛绝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绑架诗韵者惯用的伎俩便是偷换概念。先是用现今某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继而不许对冒称的所谓平水韵说半个不字,随之而来的便是罗织罪名、强力封杀、无情打压。中华诗词论坛个别高管及其前百家论坛、现诗品诗论版块堪称扼杀诗词学术民主的急先锋。
“这部书,意义非凡哪。”
中诗词论坛纵议员玉韵清莲先生也及时临帖支持,高屋建瓴、掷地有声:
“相当必要的,这也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见此民声鼎沸之情形,王序|他山石首版乃将该帖置顶高挂,并明确表示:
“当今是创新时代,不唯科技产业,文化亦是,支持!在本版置顶一周,以利诗友们关注!”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当此背景之下,中诗词前百家论坛首版、现论坛高级管理员、版主考核管理专员梓煜女士居然公开跳将出来,活脱脱一副女汉子形象,丝毫不给王序|他山石面子,直接在王序前帖下训斥道:
“这位是吟者马夹,在论坛数年如一日的变着各种花样攻击平水韵。挑起新旧韵之争,祸乱了几个版块。他的马夹用上百计都不足以说明之多。您认识其中几个?”
随后便粗暴地将剑指千秋先生禁言了。再后来呢?再后来则是越来越多的诗友逐步认清了中华诗词论坛并非真正的诗词论坛,实属超级中老年诗词俱乐部的本来面目,以致越来越多的诗友拉队伍出去单干,梅兰翘楚、大涵雪野、救救美人鱼......
中华诗词论坛则日渐萎缩,直至瘦成今日的空架子,不得不仰仗铜雀台诗社那类水版和水帖装点门面,而作为中诗词的重要门户、被一干文字匠绑架的半死不活的所谓诗词理论版——诗品诗论正是整个中华诗词论坛的缩影。真是应了那句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历史的经验值得记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值此香港诗词论坛人气渐旺之际,衷心希望大家以大局为重,跳出小我,融入大我,回归诗词,回归学术,莫蹈中华诗词论坛及其百家论坛、诗品诗论之覆辙,莫再放任偷换概念之类毫无学术价值的诡辩,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以良知和诗心为准绳,以繁荣版块、繁荣论坛、繁荣整个诗词界为愿景,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实事求是做学问罢。
【附录一】有关平水韵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以现今某地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
误区二:时人的平水韵诗作可以只看不读。
误区三:只要套上平水韵表上的韵部和平仄归属,就算采用了平水韵。
误区四:说平水韵已然无人读得出无人听得懂,便是攻击平水韵诗者。
误区五:研讨中古平水韵的不合时宜性,便是攻击平水韵,便是亵渎传统文化,罪莫大焉。
......
【附录二】曾被辽海诗潮置顶高挂的剑指千秋先生原帖
关于编撰《东南韵》的框架构想 文/剑指千秋
鉴于现实方言语音中入声读法已然大面积消失,现代读书音——普通话中更是连入声音素都不复存在了,而较系统地保留入声读法的地区基本上局限于东南一隅,但各地读法千差万别,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范读法,为了照顾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对入声情有独钟诗者的情绪和为诗需要,建议诗界有识之士抓紧编撰一部《东南韵》。框架构想如下:
1)《东南韵》的性质为区域性用韵,仅供海内外类平水韵方言区的格律诗者使用,并可供普通话地区的爱好者参考。
2)《东南韵》应建立健全自己的规范读音。这一点至关重要。有规范音而读不准与根本没有规范读法完全是两回事。
3)《东南韵》应保留入声读法,但应厘定入声读法的规范读音。比如白这个入声字的现实读法五花八门,应予澄清。
4)《东南韵》应有现实语音依托和专属自己的基础方言。可以现今某地方言为基础,并适当吸收部分中古合理读法。
5)《东南韵》的地位应是独立的。既非平水韵的简单翻版,亦非普通话的肆意改造。此书一出,声韵之争可望休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