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6-3 18: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填词一道,贵在审调,不知调而填词,有的作品令人苦笑皆非,审调而作是指根据曲牌的声情来创作。如何审调?对当代人来说是巨大的考验。散曲填词已被今人庸俗化,误以为只要对照曲谱之格、律,填上词就成了散曲大作了。例如【合欢曲】,有人望文生义,以为此曲乃欢愉之调,其实此曲为伤感之歌。同一人即用此调悼亡,也用此调祝贺,散曲堕落,可见一斑。何谓传承?如何审调?这对当今 散曲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因为散曲唱的功能早已大大削弱,音谱也不普及。即便如此,有些人通过对元人作品观察,来揣摩元曲的声情,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基本符合古调声情。要特别强调,我们只能依据元人散曲来审查声情,不可依据明清散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