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2|回复: 18

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之七)轉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8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穿越梅嶺 于 2014-12-28 09:59 编辑

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之七)
(清)王士祯
风怀澄澹推韦柳,佳处多从五字求。
解识无声弦指妙,柳州那得并苏州。

    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中引用了清代王士祯的一句诗“解识无声弦指妙”,来说明中国诗人写作的一条必备本能。这句诗是从王士祯一首论诗绝句《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之七》中摘抄的。
题目中的元遗山,即元好问,号遗山,故有遗山先生之称。元好问生于金,长于元,有《论诗》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名声。本诗作者王士祯,是一名诗人,文学批评家,这是他仿照元好问的论诗绝句的风格写就的一首七绝。
    王士祯诗论的核心思想是“神韵说”。他认为,好诗之妙,妙在有神韵。诗人的好诗风,不是表现在华丽的文字上,而是在“澄澹”(即明净、澹泊;清高,超俗)的气质中。他推崇的好诗,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即尽管无一字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思,而自己的情思却得到了最完美动人的表现:就如闻乐者重在余韵,直至“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样,诗之所贵则在其余意悠长,直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在这首评论柳宗元与韦应物诗歌风格的七绝中,就体现了王士祯这种“神韵说”思想。
    头一句“风怀澄澹推韦柳”就表明:从诗风 “澄澹”的角度看,在众多诗人中,他最推崇的诗人,就是中唐的韦应物与柳宗元。接着第二句“佳处多从五字求”是说,他们诗作的许多优点,都可以从他们的五言绝句中找到。——如此看法与王士祯一贯的观点有关,他认为,诗歌要避免长篇累牍,而最好形式是五绝,而韦柳二人,最精通的就是五绝。
从这两句看,无论是诗风还是形式,王士祯对韦柳二人都是赞赏与推崇的。接着后面两句,则是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方面,乃至“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余韵乐感方面作比较。
第三四句“解识无声弦指妙,柳州那得并苏州”是说,如果从能否(“解”,能)谙识(“识”)“无声弦指”之妙处(“妙”)的角度看,柳宗元(因其终于柳州刺史任上,人亦称其为柳柳州)是比不上韦应物(韦曾任苏州刺史,所以亦称韦苏州)的。这里是说,他们二人虽然都能谙识“无声弦指妙”,但两相比较,韦比柳是略胜一筹的。这里并没有明显的褒贬的意思。
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中,用英国诗人济慈的名句“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来说明好诗的特点之后,又引用了王士祯诗中的句子“解识无声弦指妙”来说明中国诗人也有相似的观点。所谓“无声弦指”,从音乐的角度看,那就是“指”定“弦”静,“弦”与“指”都没了动静,那就是说,乐音消失,无声了。从音乐演奏的角度看这四个字,那是演奏结束时乐师停了拨,但余音仍袅袅于空间的情境,这就是闻乐者特为看重的“余韵袅袅”。从诗的角度看这四个字,那就是诗歌中“无一字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思,而自己的情思却得到了最完美动人的表现”的境界,如写“愁”,但诗中却不著一“愁”字,但诗人心中的“愁”,已经用极为平淡而清远的词语作出了极为完美的表现出来了。诗人如果从“余韵”的角度看这“无声弦指”四个字,那就是诗歌的“余意悠长”,字里行间,含蓄韵藉,留有余情,让人味之不尽。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中举了陶潜的《饮酒》诗的结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为例,说这两句诗,“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 这末尾的余音所带来的的正是无言的静默,不正是“无声弦指妙”在诗歌中的移感的运用吗?
对于这“解识无声弦指妙”,诗人陶渊明有两句诗,可以作为它的注脚:“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读一首好诗,领会其中的神韵是最重要的;至于文字如何花巧别致,就没必要去多作探究了。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281

主题

5496

回帖

2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20082

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4-12-28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台高论,诗者不可不读。慢慢品味。

点评

這個是轉貼 因為自己在註解王士禎的《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就收集了許多有關這方面的資料,一些看起來對詩友有益的,就轉發一二。就不要高亮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8 10:05
漫将心思付朝昏,扪腹而歌醉白云。 浊眼寻常颠倒步,何能一啸屈家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穿越梅嶺 于 2014-12-28 10:20 编辑
耕夫 发表于 2014-12-28 10:02
兄台高论,诗者不可不读。慢慢品味。

這個是轉貼

因為最近在註解王士禎的《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就收集了許多有關這方面的資料,一些看起來對詩友有益的,就轉發一二。就不要高亮哈:coffee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发表于 2014-12-28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兄真乃有情人也,对于后学来说善莫大焉!值得精读细品。

点评

與兄共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8 15:22
附议,学习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8 11:06
从心所欲不逾矩
发表于 2014-12-2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傲岸泉石 发表于 2014-12-28 10:18
梅兄真乃有情人也,对于后学来说善莫大焉!值得精读细品。

附议,学习中,

53

主题

2106

回帖

7680

积分

功勋诗友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7680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4-12-28 11: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抓住前人思想的闪光点

点评

那些容易被人忽視的東西其實就是最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8 15:23

131

主题

596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884
发表于 2014-12-28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排学习中。

点评

後排風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8 15:21
者身不是逍遥客。镜里流光紫玉钗。窗前冷雨菊花台。 江湖难测。风刀还刻。问谁谁有张良策。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後排風大

点评

前排光线太好,俺恐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8 15:22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傲岸泉石 发表于 2014-12-28 10:18
梅兄真乃有情人也,对于后学来说善莫大焉!值得精读细品。

與兄共勉{:1_96:}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131

主题

596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884
发表于 2014-12-28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光线太好,俺恐光:D

点评

見不得陽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 08:50
者身不是逍遥客。镜里流光紫玉钗。窗前冷雨菊花台。 江湖难测。风刀还刻。问谁谁有张良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30 06: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