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程旭

以典入诗 别有意趣——古诗词的巧妙用典1

[复制链接]

3443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31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3-3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3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31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3-3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3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31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3-3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旭 发表于 2019-3-29 19:44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旭 发表于 2019-3-30 11:37
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

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旭 发表于 2019-3-30 11:37
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

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旭 发表于 2019-3-30 11:37
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

下面,我主要讲四点,一是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二是用典的主要形式;三是用典的手法;四是用典要注意的三个问题。首先具体说一下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旭 发表于 2019-3-30 11:37
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

下面,我主要讲四点,一是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二是用典的主要形式;三是用典的手法;四是用典要注意的三个问题。首先具体说一下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30 14: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