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程旭

以典入诗 别有意趣——古诗词的巧妙用典4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9-3-31 21:51
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 ...

还用了“拜将台”“怀贤阁”的典故,以“台欹”、“阁杳”这些历史实物的破坏,表达了对当时朝廷轻视和糟蹋人材愤怒。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觅封侯”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以上谈了一些在诗词中使用典故的积极意义。但必须指出典故不能滥用,要用得适当。一般说有以下两种滥用的情况1、可以用作者自己的话而一定要用典故,以致这些典故不起积极作用,反而使诗意晦涩。读者只看到这些典故在对仗和色彩上的工整和美观,而不能通过这些典故很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9-3-31 21:51
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 ...

古代一些诗人因为古书读得多,材料记得熟,下笔时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因此容易产生滥用典故的毛病,一些名家也往往难免。例如李商隐的诗,毛主席和鲁迅先生都很喜欢。鲁迅先生说“玉豁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但也同时指出他“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例如大家所熟知的《锦瑟》一首: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间两联全用典故,这些典故本身并不难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9-3-31 21:51
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 ...

古代一些诗人因为古书读得多,材料记得熟,下笔时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因此容易产生滥用典故的毛病,一些名家也往往难免。例如李商隐的诗,毛主席和鲁迅先生都很喜欢。鲁迅先生说“玉豁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但也同时指出他“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例如大家所熟知的《锦瑟》一首: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间两联全用典故,这些典故本身并不难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9-3-31 21:51
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 ...

但是通过这些典故所表达的事实和思想感情是什么,古今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恋爱诗,有人说是咏物,有人说是悼亡等等。有的人对这首诗赞赏,也有的人把这首诗说得一无是处。例如黄子云说“‘庄生晓梦’二语,更又不知何所指。原其意亦不自解,……欲以欺后世之人。”这些攻击的话不免过火,但是《锦瑟》这首诗用典太多,以致使读者不得要领,这是导致意见分歧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李商隐诗的一大缺点。现在人写诗绝不应该学习这样用典。2、用典生僻,使读者不懂或误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9-3-31 21:51
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 ...

但是通过这些典故所表达的事实和思想感情是什么,古今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恋爱诗,有人说是咏物,有人说是悼亡等等。有的人对这首诗赞赏,也有的人把这首诗说得一无是处。例如黄子云说“‘庄生晓梦’二语,更又不知何所指。原其意亦不自解,……欲以欺后世之人。”这些攻击的话不免过火,但是《锦瑟》这首诗用典太多,以致使读者不得要领,这是导致意见分歧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李商隐诗的一大缺点。现在人写诗绝不应该学习这样用典。2、用典生僻,使读者不懂或误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9-3-31 21:51
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 ...

古代有些诗人,对历史典故的知识面广。在他写诗词的时候有时只考虑格律的需要和文字的华美,却忽略了读者的接受能力。例如苏轼的诗词用典较多,其中有的是比较生僻的,如: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其中“玉楼”和“银海”对仗工整,字面美观。但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如果没有注解,不翻词书,即使知识面较广,对古典文学有一定修养的人,也不一定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9-3-31 21:51
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 ...

古代有些诗人,对历史典故的知识面广。在他写诗词的时候有时只考虑格律的需要和文字的华美,却忽略了读者的接受能力。例如苏轼的诗词用典较多,其中有的是比较生僻的,如: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其中“玉楼”和“银海”对仗工整,字面美观。但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如果没有注解,不翻词书,即使知识面较广,对古典文学有一定修养的人,也不一定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9-3-31 21:51
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 ...

原来“玉楼”是肩项骨,“银海”是眼睛,出于道家的书和医书,一般人是不会翻阅这些书的。这样的用典未免和读者为难。现在不应该这样做。再如辛弃疾的词,以忧国、热情、豪迈、新颖见称,但好用典是他的缺点。尤其有时用僻典,对理解他的词不利。例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为了和“五十弦”对仗,用了“八百里”。“八百里分麾下炙”很能使人误解为在八百里的行军中把烤肉分给麾下。原来“八百里”是“八百里驳”的简称,是一种贵重的牛,见《世说新语·汰侈》。这句是说把贵重的牛杀了,把它的肉烤了分给麾下。这一个典故在一般词书象《辞源)》《辞海》等是查不到的。这样的用典更不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9-3-31 21:51
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 ...

原来“玉楼”是肩项骨,“银海”是眼睛,出于道家的书和医书,一般人是不会翻阅这些书的。这样的用典未免和读者为难。现在不应该这样做。再如辛弃疾的词,以忧国、热情、豪迈、新颖见称,但好用典是他的缺点。尤其有时用僻典,对理解他的词不利。例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为了和“五十弦”对仗,用了“八百里”。“八百里分麾下炙”很能使人误解为在八百里的行军中把烤肉分给麾下。原来“八百里”是“八百里驳”的简称,是一种贵重的牛,见《世说新语·汰侈》。这句是说把贵重的牛杀了,把它的肉烤了分给麾下。这一个典故在一般词书象《辞源)》《辞海》等是查不到的。这样的用典更不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5296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3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振波浪清 发表于 2019-3-31 21:51
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 ...

原来“玉楼”是肩项骨,“银海”是眼睛,出于道家的书和医书,一般人是不会翻阅这些书的。这样的用典未免和读者为难。现在不应该这样做。再如辛弃疾的词,以忧国、热情、豪迈、新颖见称,但好用典是他的缺点。尤其有时用僻典,对理解他的词不利。例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为了和“五十弦”对仗,用了“八百里”。“八百里分麾下炙”很能使人误解为在八百里的行军中把烤肉分给麾下。原来“八百里”是“八百里驳”的简称,是一种贵重的牛,见《世说新语·汰侈》。这句是说把贵重的牛杀了,把它的肉烤了分给麾下。这一个典故在一般词书象《辞源)》《辞海》等是查不到的。这样的用典更不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30 14: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