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楼晓峰 于 2015-1-12 22:20 编辑
光芒版主楹联出句赏析
(原文见本论坛2015年1月12日“楹联天地栏目”)
原文:
乡愁一盏不知味;
意境演绎:
乡愁远在天边,乡愁近在眼前。何其熟悉何其陌生啊,何其浓郁何其游移啊,何其永恒何其凄美!美得让人直把它装盘上桌当作一顿下酒菜举杯痛饮。
然而恼人的是,一番陶醉,一番兴奋,等到杯盘狼藉后,乡愁它仍然近在眼前,远在天边,何其熟悉啊何其陌生,何其短暂啊何其永恒……这滋味简直让人无法描述、无法形容、无法言传……
阅读赏析
作者别出心裁地第把乡愁用“盏”来承载,分明是要以乡愁来下酒了。然而接下去却笔锋一转,以茫然“不知味”作结,从而把一个漂泊在外游子思乡又万般无奈的处境和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句联语的艺术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抽象借形象显形
描写是文学的重要表现手段。然而“乡愁”却是一种难以诉之于视、听、嗅、触的纯粹意念形态,描写的功能一般难以对此发挥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作者仅仅用了“一盏不知味”五个字就把难以描摹的乡愁转化成了可以通过味觉感知的食物,使得原本抽象的意念具备了空间物象的形态。
二、设局以不答作答
一面是抽象的“乡愁”,一面是具象的“一盏”,按理说,作者设下如此苦费心机的局面,后面应该要对乡愁进行有滋有味的品味,而且既然品味了,还需要得出品味的结果,比如甜、酸、苦、辣等等。然而意外的是,他在设下“乡愁一盏”这一非常态的悬念后,便匆匆地以“不知味”作结,对自己所设的悬念以不答作答。其理由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把答案留给有经验的读者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悟;二是此时局中人的乡愁过于浓郁,以致到了无法承受、无法以语言表达的地步。
|
|